聚焦日化營銷實戰,淺談零售技巧
春節前幾天無要事,被一鄭州的朋友抓了當壯丁,這位朋友是一超市洗化部的包場商,這家洗化經營面積有30多平方米,其實相當于一洗化零售店,不過是完全開架式的。這廝深諳點將不如激將,對我說:你成天冒充專家,到處招搖撞騙,二大爺的牛拉出來遛遛,說得好不如做得好,敢不敢到店里實戰一下,理論看能不能和實踐相結合一下?說實話,對于零售我還真不怯場,不謙虛地說,還是有點小把握的,一見到顧客進洗化區,就會產生本能的興奮感,猶如餓狼看見了羔羊,不過目光不會發出兇相,得學會隱藏,不過目的只有一個,那就是---搞掂!下面就將我近幾天總結的東西與大家分享一下。
1)讓產品陳列幫助銷售。
把利潤產品就陳列在名牌旁邊,產生協同效應。如將X情SOD蜜就緊挨著大寶,大寶是價格極為透明的名牌,統一零售價為7.8/支,X情則用一特價POP標出:原價9.8/支 特價5。00/支,就這樣其利潤還有數倍高于大寶。據觀察,消費者大致分三類,一類是特理性,對廣告本質看透了,從而不愿溢價買名牌;一類是特感性,對表象差不多的兩個商品,就買價格低的;就是處于中間的消費群才認廣告消費名牌。
特價貨陳列技巧。特價區定在最黃金的端頭,直接面向大通道,美之名曰--1元特價區,牙刷1元,手霜1元,水果香皂1元,許多買菜的老阿姨直接就把特價貨甩進購物筐中,另一方面,向所有路過看到特價標示的顧客起著強烈的心理暗示,本超市洗化的價格就是便宜!很多促銷人員習慣把貨架牌面搞得很整齊,其實不適合特價柜臺區,把陳列面設置一個缺口呈凹面,說白了就是故意不陳列滿面,顧客就感覺到這個東西很暢銷,別人已經拿了,自己也要考慮是否拿走一支,照個理論,就是消費的從眾心理?! ?
2)永遠的二選一法則。
我:您平常用洗發水用屑的還是鋦油的?
顧客:去屑的,多些。
我:海飛絲的,采樂都是專業去屑品牌,你看?
顧客:海飛絲吧,習慣用。
我:這是傳統配方,這是新(鋅)生配方的,你看?
顧客:用一下新配方的吧,想試試。
我:這是大包裝400克的,隨送一支護發素;這是小包裝200克的,你看?
顧客:那就大瓶的吧,看起來比較劃算。
銷售案例分析:
其實,第一問,我已經看到他的發質情況,若直接說顧客有頭皮屑,消費者就很難為情,脾氣大的還可能翻臉所以讓他自己回答為妥;
第二問,從他的衣著判斷消費能力沒問題,就推薦海飛絲,采樂只是托辭陪襯:
第三問,擔心顧客就是一直用海飛絲,但還有頭皮屑,意下重點推薦新配方品種,當然新品利潤更高是主要原因;
第四問,用贈品利益誘銷,主要大瓶價值更大,再者,從消費者方面考慮,對于一般性生頭皮屑者,洗發后,再用去屑護發素加強一道工序,效果會非常好,不擔心他事后來退貨。
其他,用二選一法同樣屢試不爽,當然,大家留心一下,會總結很多東西形成套路,提高銷售成功率。
----如果洗襯衣,建議你拿奧妙,洗滌后味道特別好聞;如果是洗被套,就拿雕牌吧,潔凈效果很棒,價錢也劃算。
----空氣清新劑如果主要用于衛生間,就選檸檬味吧,味道較濃郁;如果主要用在臥室,選茉莉味吧,味兒較清淡。
----這種立白生姜配方的洗潔精,去腥味效果特好,就是價格貴了5毛錢,當然,白貓的檸檬味道,大家拿的也較多?! ?
3)連帶銷售法。
資歷較淺的導購促銷人員能夠滿足消費者的需求;而殺手級別的老促銷人員則會創造需求,只有創造性的開展工作才是銷售的增長點,連帶銷售法正是銷售增長的主要手段之一。
----導購:阿姨,請問你在找什么?
----顧客:大寶牌子的面霜。
----導購:請問是你用,還是給家里人買;建議你用亮膚霜,中草藥蒲公英配方的,除營養外,還去暗黃、淡化斑點,這款產品就是專門為你們這年紀的人消費的,我給您使用一下。
-----顧客:那這個產品我用;大寶帶給家人用吧。
案例解析。顧客的目標是大寶面霜,全家共用。導購立即對顧客群進行分為兩類,一類用大寶,另一類用主推品種亮膚霜。大寶晚霜16+亮膚霜42=58,單筆營業額增長2。5倍。
結構性產品進行連帶。銷售洗面奶連帶去角質素;銷售沐浴露連帶潤體露;銷售洗發露連帶護發素;銷售面霜連帶爽膚水;等等,不一而足。
總之,日化產品的銷售,只要從兩個方面著手,一方面必須全面了解每個產品特點、特性;另一方面必須深刻洞察每位顧客消費心智,只要從兩方面進行全面對接融通,就能產生不一樣的銷售業績,可見零售無秘籍,而是在于在日常銷售過程中進行不斷的體驗與持續地總結,所謂平中見奇就是在于細節的執行程度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