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立信的“培訓攻心戰”
走到這里,最先闖入視線的就是以藍色主色調為背景的“愛立信中國學院”的標志.以及大屏幕上不停滾動顯示的每周更新的課程時間表。 如果說電信界也有“黃埔軍?!钡脑?,那么愛立信中國學院就是一支重要力量。目前,在這所學院里,每天有近百名愛立信中國員工接受各種培訓。
“培訓是愛立信的傳統?!痹趷哿⑿胖袊纠?,我們能看到供員工閑暇時翻閱的內部刊物,喝咖啡時點擊的內部網FLASH,午餐時瀏覽5分鐘小小錄像等等,這些都是愛立信的培訓手段。
愛立信的培訓中最成功的是,它除了培訓內部員工以外,還為合作伙伴提供終身教育的機會。
不論內部員工的培訓還是外部合作伙伴的培訓,都像是最好的攻心戰一樣,凝聚了人心,聯絡了感情,全面帶動了愛立信本地業務的發展。
培訓集成商
老員工們都還記得七八年前剛進愛立信時,雖然大多是電信方面的專業人員,可對計算機知識卻知之甚少。開始工作后很快接受了公司進行的培訓,內容主要是業務方面的,如DOS課本、外語和管理等。
1994年愛立信(中國)有限公司剛成立時也沒有真正的外企類人才,加上技術和管理并沒有完善的模式,所以公司從簡單的培訓開始。
愛立信的培訓保持了與時俱進的特色,隨著市場環境和公司業務的發展不斷調整。1997年成立了愛立信中國學院之后,這個企業的培訓向更深更專業的方向發展。
為了更好地實施人才本地化戰略,愛立信中國學院通過有計劃、有針對性地為公司員工、運營商以及中國信息產業相關的主管部門提供終身學習的機會,營造了一個適合培養中國未來電信產業領導人的國際學習環境,成為本地化人才的培育基地。目前,愛立信中國學院開辦了多項長短期的課程及活動,包括高級信息通信管理碩士課程、短期培訓課程以及講座和論壇,對本地人才的培育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在愛立信,不僅有崗位變化后的培訓、新員工培訓、不同部門不同地域調整后的培訓,還有對國內外不同文化等方面的培訓。培訓的形式也不僅僅限于“大家坐在教室里集中聽課”,而相當一部分培訓已經采用最新的網絡工具來實現,如使用在線課堂軟件進行遠程教育等。
愛立信中國學院馬晉紅院長是愛立信人才策略中被重用的本土化經理人之一。她介紹說:“商務和技術的本土化,是愛立信急需提升的素質。我們需要有一條思路和培訓體系,以滿足中國公司的發展,提高本土化進程?!?
作為典型的北歐公司,愛立信公司的戰略核心永遠是市場效應與社會形象并存。愛立信中國學院在其中扮演重要的角色。愛立信中國學院與國內10余所大學和多家國外學院合作,開辦了工商管理、市場營銷等20多個學科,形成了技術和工商管理一體的綜合培訓體系,完全拋棄了傳統意義上技術培訓的范疇。
愛立信的培訓更多在于管理技能方面,而不僅僅是在專業技術方面。其培訓目前大概分為三四個層次,最低一個層次是基本技能培訓。所謂基本技能培訓,并非技術培訓,而是部分工種的統一培訓,這類培訓主要培養員工的學習能力。
基本技能培訓內容包括溝通能力、創造性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基本知識等幾方面?;局R不僅僅限于工作范疇,而且還包括商業經營的基礎內容,例如,在有些公司,技術人員無須了解財務和企業運作方面的知識,而在愛立信,每個接受基本技能培訓的員工都有這門課程的學習。在愛立信看來,技術人員也得知道“公司的錢從哪里來”,當然,財務人員也有必要知道“GSM和WAP”。
在愛立信中國學院所授的課程大部分是從國外引進的。除此之外,學院還與國外的電信運營商合作為中國的同行們提供許多先進經驗。另外,愛立信中國學院還與國內外的培訓公司、大學以及一些咨詢公司合作。在與客戶的培訓交流中,通過這些資源,愛立信起到一個非?;钴S的“集成作用”——愛立信中國學院扮演一個“培訓集成商”的角色。
馬晉紅說,“企業學院畢竟不同于一般的社會培訓機構,培訓最終使愛立信員工成為經營者、技術開發者等多種角色于一體的愛立信員工?!?
現在,中國本土員工在愛立信(中國)公司中的比例已經達到97%以上。愛立信人力資源總裁Diana女士認為,愛立信中國學院在其中起到了決定性作用。
企業對員工的培訓是給他們最好的期權。
走進愛立信,就有機會走進愛立信中國學院,走進愛立信中國學院就有機會全面提升自己的專業素質。從這個角度看,許多職業經理人都在自己選擇從業公司時給愛立信多加了一個法碼。
以培訓實現軟公關
1999年12月,對于中國電信業來說是個劃時代的日子。中國第一批信息管理碩士畢業。畢業生們大部分是電信系統的高級經理們。當時業界評價:這是愛立信中國學院為我國電信業作出的一個貢獻。同時,也是愛立信中國攻略的一個高招。
注重為合作伙伴提供終身教育的機會,這也是愛立信中國學院與其他企業大學不太一樣的地方。他們的理解是:“培訓成為協助開拓市場,在中國建立和推動長期戰略合作伙伴關系的重要手段,以本土化培訓帶動本土化市場?!?
愛立信中國學院總經理馬晉紅則說,“愛立信的MBA班只是愛立信提供培訓教育的一部分,目的是幫助我們的客戶、運營商和政府機構更多的了解西方的先進知識。據悉,愛立信中國學院的 MBA班,是1997年愛立信與挪威管理學院和復旦大學合作開辦的,所請的教授都是來自這兩個大學?!敝袊鴮W院是本著回報行業的心態成立的,我們考慮的是中國技術上與世界相差不大,但是客戶沒有相應的管理經驗和服務手段,而當時教育市場也處在轉型時期,更多的人進入重新學習的行業。
愛立信中國網站對“愛立信中國學院”描述中有這樣的內容:“為了培養中國未來信息通信產業領導人,我們必須充分理解中國的國情。要承認,某些商務實踐也許在發達國家市場經濟中證明行之有效,但照搬到中國卻行不通。對我們來說,同本地院校建立牢固的合作關系,并與經驗豐富的中國管理人員密切配合,是培養新一代中國信息通信業領導人所必不可少的前提條件?!睈哿⑿胖袊邢薰緱钸~總裁的致詞中顯露出了此攻心策略的用意所在:“愛立信中國學院致力于向其雇員、客戶以及中國信息產業相關的主管部門提供終身學習的機會和環境”。如今這些愛立信“培養”的MBA們大部分都身居電信運營商的要位。如此這般的,師生關系,是愛立信在中國市場良好表現的最好解釋之一。
難怪有市場人士認為國外的通信巨頭們都選取“軟”的市場營銷策略來“和平演變”中國通信領域高層經理的“心”。
馬晉紅強調,愛立信的培訓已超越了產品售后服務的產品理念,而傳達了愛立信的企業文化。
戰略核心和市場環境的改變,客觀上也為愛立信創造了更多的本土培訓的機會。對像愛立信這樣同時面對宏觀經濟和政策環境,涉及終端市場環境的外國公司而言,這一點尤其重要。
一直以來,愛立信的核心競爭力是在通信網絡系統上。從2001年開始,愛立信開始了其消費類產品手機的轉型,成立了索尼愛立信通信公司和愛立信移動平臺公司;從市場環境講,中國電信業在告別量化擴張,運營商在分裂整合。中國移動、中國網通、中國聯通、中廣衛均成為愛立信的直接伙伴,而且合作不斷加深。以愛立信與中國移動和中國聯通公司的合作為例,愛立信中國學院除了向他們提供技術培訓外,還提供管理經驗的培訓。培訓增強了愛立信與中國不同成員的依存度,并利用教育創造共同語言,提高客戶和供應商的成熟度,從而能產生戰略共鳴。
“本土化培訓的最終目標是向客戶提供咨詢式培訓服務,充分傳達愛立信的價值理念、服務方式,爭取來自員工、合作伙伴和客戶最大范圍的信賴,”馬晉紅說,“這種服務將帶動愛立信業務的開展?!?
創新思維和基本技能
齊歌是1997年到愛立信公司負責北方區商務工作的。她說:“創新是一種狀態,是一種進取的過程,在愛立信工作,確實給我的思維帶來了轉變?!?
這應該也是大部分愛立信中國員工的心聲吧。
作為一個“百年老店”,要保持一直領先的地位,很重要的一點就是員工的整體素質能夠保持領先。
美式公司倡導創新,以創新能力作為誠信外的首要用人標準。愛立信中國學院中并沒有專門的思維課程,代之的是一種情景式的教育環境。
“在培訓中,尋求思維的解放”——人處在輕松的環境中,產生腦力激蕩,進發出思維的靈感,避免思維定式。愛立信中國學院通過對學員階段性的行為能力的評估來判定其創新能力是否得到了提高。評估通過業務能力、業務拓展方式、團隊精神等方面體現。
公司內部設立了專門的創新獎項以倡導創新思維。創新獎在每年一度的評獎中與技術進步獎和優秀員工獎同等重要。與其他獎項不同的是,創新方面的獎項審核更為嚴格.評定的標準主要看是否產生了應有價值或者切實提高了效率。
愛立信的員工們認為,創新思維來自開放、信任的工作氛圍,有了發揮主觀能動性的空間,從而進發工作激情,發揮自己的潛質。
1999年接受愛立信中國學院培訓的 Kerry是愛立信的一名工程師,他把工作的輕松氛圍和動力看做是無形的創新源泉,他說:“在工作中創新來自于我對公司和工作具體內容的熱愛?!?
愛立信實施距陣式的管理,中層經理是重要的位置,從業務的開發者、創新者、能力的開發者、關系的建立者四個方面定義中層經理的角色?!八?,中層經理成為創新意識的傳播和實現者,將創新理念滲透到各個部門中,創新的過程也是對職員很好的培訓過程”。
人力資源與企業文化部的Jane Tan認為,創新來自于工作的積累。創新者首先要具備工作經驗,讓下屬了解自己的想法,部門內分享知識和能力.成為創新的基礎;明確要解決的問題后,確定怎么做,找誰聯系,然后是試做,建立內部的關系網,形成橫向合作體系,這是創新的資源。如果沒有橫向的合作,不但無法解決問題,創新也無從談起。最后創新是對公司核心業務的理解,靠創新推動核心業務的增長。
培訓只是一種手段
愛立信一直希望在中國成為一個出色的雇主?!奥殬I精神、相互尊重”是他們的用人哲學。
在培訓機制中,人力資源部門與愛立信中國學院分開運作。人力資源部門負責更多的內部溝通和管理方面的工作。內部溝通部在培訓的形式和內容上更靈活.通過刊物,制作各種靈活的課件、網絡FLASH在公司內部傳遞,從而從整體上產生公司凝聚力。他們曾經將“專業進取,真誠至愛,鍥而不舍”的價值理念,制成不同的卡通版本的故事向員工傳達,收到很好的效果。齊歌說:“培訓課程只是很少的一部分,在愛立信接受的點滴熏陶遠遠多于培訓,這些熏陶給我的啟發,也是不能衡量的?!?
多種培訓是保障愛立信公司從內部提升基本職員的重要手段。在業績評估中,選出最具潛力的員工,在如何做領導課程后,進行綜合測試.決定個人發展方向。除了接受培訓外,未來的中層將與多個上司共事,實現職業增長。為了保證這一定制培訓系統的有效性,培訓對象將與愛立信簽定合同作為行為保障。
據透露,愛立信中國公司各部門培訓費用在年度預算的3%左右,這是跨國公司中比較高的比重。對于愛立信中國學院的課程,各部門分別支付費用,以保障愛立信中國學院發展,并對開拓中國通信市場提供更多的支持,而內部溝通部則獲得公司全體費用支持。目前,兩方面預算均處于增長之勢,以保障中國市場在愛立信整體戰略中的領先地位。
與此同時,愛立信也在豐富培訓機制。從1997年至今,愛立信已在多家高校設立獎學金,建立研究基地,以增加人才吸引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