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增長低消耗之路與六西格瑪管理
自1998年上海朱蘭質量研究院在中國率先引入六西格瑪管理方法,到2004年上海申報全國六西格瑪優秀項目評選的近40個六西格瑪項目取得8.46億經濟收益,2005年上海申報全國優秀六西格瑪項目中有13個獲得全國優秀項目,上海已經涌現了象寶鋼等一批應用六西格瑪管理方法的行業排頭兵。與此同時在珠江三角洲,以中興為代表的通信、電子等企業也在充分實踐六西格瑪管理方法,并已卓有成效。六西格瑪這一先進的管理方法在中國企業增強競爭力、追求卓越的實踐中已經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當前,我國經濟發展正面臨著重要的機遇期。在中國共產黨第十六屆中央委員會第五次全體會議召開,《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一個五年規劃的建議》確立之際,面對未來五年的宏偉發展藍圖,我們的企業應該關注什么?通過什么新方法提升自己的競爭力?六西格瑪管理方法,作為一種先進的,值得借鑒的管理方法,怎樣為企業發展助力,怎樣提高發展質量,怎樣為節約型社會的建立發揮作用等等.,都是值得認真思考的問題。
新的藍圖提出了新的要求
中國上一輪經濟增長,是以城鎮化和重化工業為背景。重化工業的一大特征就是高消耗。在經濟發展上,以房地產、汽車、信息產業為龍頭,帶動鋼鐵、水泥、鋁業的高速增長,并同大規模的基礎設施投資一起,引致局部的經濟過熱,終致宏觀調控,也使科學發展觀勢在必行。
今年《建議》明確確立了我國經濟的發展方向,是今后一個時期推動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綱領性文件,《建議》最鮮明的特點就是,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統領經濟社會發展全局?!督ㄗh》提出,“十一五”時期要堅持“六個必須”的原則,即:必須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必須加快轉變經濟增長方式,必須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必須促進城鄉區域協調發展,必須加強和諧社會建設,必須不斷深化改革開放。這“六個必須”以科學發展觀為“紅線”,為中國經濟社會轉入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提供了堅強有力的保障。
這樣的發展綱領,實際上對每一個經濟個體也提出了新的發展要求。
在十一五期間,“必須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必須加快轉變經濟增長方式”,意味著高消耗低產出的行業將面臨發展的瓶頸。近幾年經濟快速增長消耗的能源、資源代價是驚人的。從2003年起至今,我國能源消費增長速度與經濟增長速度之比,從過去長期低于1一躍而升到1.6左右。與此同時,鋼坯、焦炭等高能耗產品出口大幅度增長,造成國內已經短缺的資源大量外流。 大量低附加值的產品制造同樣造成了大量的能源消耗。我國的資源稟賦,不能長期支撐這樣高消耗的發展模式。因此,必須把資源節約作為基本國策,加快發展循環經濟,切實走新型工業化道路,實現可持續發展。以提高質量和效益為中心,走出一條科技含量高、經濟效益好、資源消耗低、環境污染少、資源優勢得到充分發揮的新型工業化路子,真正實現節約發展、清潔發展、安全發展和可持續發展。這也意味著產業結構的調整,勢在必行,新的發展格局將要建立。我們的企業也必須反思,那些依靠高消耗而取得暫時輝煌的企業,在下一個五年計劃中怎樣才能繼續得到快速發展?
《建議》中另一個值得每個企業關注的課題既是“自主創新”,《建議》提出“必須提高自主創新能力”。自主創新已經上升到國家戰略的高度。
企業做為創新體系中的重要力量,將促使自主創新成為調整產業結構、轉變增長方式的中心環節。企業要提高國際競爭力,轉變增長方式必須通過自主創新,大力開發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關鍵技術和核心技術,努力提高原始創新、集成創新和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的能力,以提升企業競爭力、國家的整體競爭力,實現經濟增長驅動力的順利接替。
《建議》為我國經濟發展指出了方向,從產業格局到具體發展模式,作為經濟發展主體的企業只有依靠先進的管理方法提升競爭力。
運用六西格瑪等先進的管理方法是實現宏偉目標的具體實踐
面對十一五發展的宏偉藍圖,中國企業在尋找發展之路,在眾多管理實踐中,六西格瑪管理方法因在降耗增值、自主創新等方面有著不同于以往管理方法的獨特優勢。
日本創造出15倍于中國的產值來!而按世界銀行2004年《全球發展指標》統計,2003年中國的GDP為1.4萬億美元,日本為4.3萬億美元。而細觀日本企業,運用各種方法持續改進,一點材料的節約,一點時間的節約都可以成為員工引以為傲的事情。這一點已經引起中國企業的重視,不少企業通過運用先進的管理方法,開始探索高增長、低消耗的發展之路。
從全局的角度看,在面臨資源瓶頸的大環境下,一個企業的成本是高是低,不僅僅是一個企業的個體行為,它是關系到我國經濟發展的大局,《建議》已經提出節約資源應作為基本國策。建設節約型社會就是要求企業轉變增長方式,從建設節約型社會這一發展方略出發,高耗能企業必須致力于降低能耗的發展方向。在今年全國第三屆六西格瑪大會上,太原鋼鐵就以10個六西格瑪項目9000萬元的收益引起了與會者的廣泛關注。在具有資源地理優勢的情況下,太鋼已經開始探索高增長低消耗的節約型發展之路。不僅如此,從已了解的六西格瑪項目看,很多企業開展的六西格瑪項目,其目的就是低成本運作,通過產能優化,工藝優化,運輸物流優化,減少中間停頓,達到固定成本費用最低化,這為低成本運作指明了一條切實可行的道路。例如梅山鋼鐵今年開展的六西格瑪項目中,有近1/3是直接降低消耗的。從2003年和2004年上海申報全國優秀六西格瑪項目的案例中,也有近1/3的項目是直接降低能耗,提高產能的。在很多企業開始推行六西格瑪管理時,首先選擇的很多項目正是以節能增耗為目標。這是因為通過六西格瑪系統的方法更容易發現“隱蔽的工廠”,找到不必要的浪費,它直接以經濟收益為衡量改進的指標,使很多項目直接關注能耗、成本等問題,這也昭示著在節能降耗方面,六西格瑪還能發揮更大的作用。
與此同時,解決工藝流程上的難點,六西格瑪方法也能發揮獨特的作用。例如上海煙草(集團)公司實施的《降低中華牌卷煙空頭率》等項目解決的甚至是國外同行也未攻克的技術難點。用系統的方法不斷的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持續改進是六西格瑪的特征,更為重要的是,在這個過程中,六西格瑪以跨部門為特征的合作方式、以及科學系統的方法所激發起的知識員工前所未有的創新意識,對于企業走自主創新之路具有特別的意義。梅山鋼鐵公司有一個六西格瑪項目成果申請了專利.由此可見從技術創新到運營模式的創新,六西格瑪方法正推動越來越多的企業進行變革,提高自身的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