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席卷全球的金融海嘯來勢兇猛,自然也波及了在中國的風險投資公司。而相應地,那些一直寄望于風險投資輔助自己成長的公司,就更加蒙受了池魚之禍!這個時侯,形勢比人強,與其指望還能打動風險投資多少給予一點錢來維系生意,不如退一步海闊天空,適時就地“籌糧籌款”深挖洞,等待下一次經濟成長周期來臨時候的大機會。
隨著雷曼兄弟的破產和十幾家美國銀行的倒閉,美國的金融危機愈演愈烈。這直接導致的是美國為主的全球風險投資基金的收緊。因為國際資本市場受美國影響普遍低迷,PE(私募股權投資)和VC(風險投資)所投資企業上市的退出途徑也大成問題。華爾街已經接近三個月沒有IPO,香港股市更加是需要政府注資協助穩定,這些種種多年難見的景象,都大大加速了投資浪潮的消隱。如今的中國企業想要再復制一年前狂飆突進的百麗和小肥羊等的成功上市之路,機會越發渺茫。
正因為出路被堵,因此,已經注入資金的這些企業的命運,也變得充滿不確定性。在美國市場風聲鶴唳之際,大批海外資金抽調回去救場。隨著投資資金被抽回,美資PE和VC現金流隨之減少,不僅中國企業受青睞的可能性降低,被投資的金額減少,而且一些已經被投資的企業也可能面臨“斷炊”的危機。畢竟,PE和VC對企業投資的資金是分批注入的,一旦PE和VC的資金鏈斷裂,對企業的投資將被迫中斷。
還有一樣,由美股帶動的全球股市下挫,將不可避免地降低PE和VC投資企業的預期上市價格,以提高上市難度,降低私募股權市場的盈利預期。這將嚴重影響到PE和VC的生存。 這幾年全球“流動性泛濫”帶來的人人PE、家家VC的熱潮很可能就此告一段落!
股市和房地產市道的高漲,一定是在經濟的上升階段才能發生。而在經濟的回落階段,股市以及融資市場必然會處于一個低谷,很難因為主觀愿望改變。在你不能夠讓世界適應你的時候,就只能去適應世界。事實上,此時此際,企業人與其去勉強尋找十倍速增長的機會,不如改為管理好自己的欲望?;蛘?,在一個烈火烹油的時代,人人都希望自己快馬加鞭,不然就被人拋在后頭。而現在既然欲速則不達,各人正好“放下包袱,開動機器”,回復基本,重返一個企業一個產業應該有的正常速度。
面對激烈的市場競爭和國內經濟增速下滑的局面,昔日渴望高成長的企業來說,需要做好“過長冬”,“過更冷的冬”的準備。而通常的過冬御寒手法,無非是降低成本、凍結支出、減少出差和提高效率等等。最要緊的是,要把步伐放慢下來。fast is slow,快就是慢。最能對巴菲特說的這句話有共鳴的,一定是在經濟的調整期。
對于那些希望獲得PE和VC投資的企業來說,眼下其實能夠選擇的大約只有兩條路:其一是放棄直接融資計劃,做長期的運營打算,也就是說,要讓企業學會“賺錢”,能夠直接讓客戶“買單”,而不是只懂得找人融資維持業務。其二則是折價賣給有現金流的企業,把尋找PE和VC的任務交給體質較好的“大個子”去“扛”。而真正對于自己的項目和企業有信心的公司,就不應該在這個時候廉價出讓,而是及時為公司找到現金收入,以戰養戰。偉大的企業是熬出來的。而這個熬,說的自然是經濟低谷時候的狀態。希望大家都能坦然地熬好,熬出個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