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中精力,爭取打贏這場官司。"剛剛進入2008年,對于國家版權局版權管理司司長王自強來說,卻倍感壓力——2007年4月10日,
"中國政府軟件正版化率已經達到了100%,而根據中國版權保護中心的數據,2007年全年登記的軟件版權總量達到25666件,為歷年之最。"王說,包括國家版權局、公安部、信息產業部等部委在內歷時多個月的網絡版權保護聯合行動結果也將出臺。
"2008年將是有著重要意義的一年。"王說,根據中國加入WTO的協定,中國在版權方面過渡期即將結束,并在今年接受包括WTO在內的過渡期審議和貿易政策審議。"中國的知識產權保護即將進入到一個新的階段,即完全遵照WTO規則來接受所有WTO成員監督的時代。"知識產權專家張玉卿表示,與此同時,制定3年的國家知識產權戰略將正式實施。
迎戰美國的WTO訴訟
"中美貿易交鋒的焦點,在于知識產權。"王自強說。這也是對自1988年以來中美貿易爭端的總結。
面對即將正面"開戰"的交鋒,王自強告訴記者:"我們已經做好了準備,并將關于版權的問題答辯方案提交給了商務部。"
鑒于答辯方案內容的保密性,王自強并沒有透露即將開始的這場中美之間的大辯論,中方將給出什么"牌"。"不管怎樣,中美兩個大國的交鋒,肯定會使舉世矚目的熱點。"張玉卿曾對記者表示。
事實上,從1988年以來,中美之間歷經多次知識產權交鋒,在1991年、1994年、1996年的三次交鋒中,美方就曾舉起貿易報復的大旗,向中國提起了12億美元、28億美元、30億美元的報復清單。不過,在中美雙方的努力下,都以簽訂共同協議而和平結束。
在中國加入WTO之后,中美之間的知識產權論爭卻并沒有結束。2004年,國務院副總理吳儀訪美,其焦點就是解決美國唱片業協會針對中國網絡歌曲侵權盜版行為的指責。而此后,2005年和2006年,美國對中國知識產權保護的力度再次提出了疑問,并揚言將中國推向WTO法庭。
當年6月初,中國代表團和美國代表團根據WTO規則,在日內瓦進行了為其五天的磋商,但是雙方分歧較大沒有取得一致成果。磋商并沒有取得成果,意味著60天的雙邊磋商期結束,并直接進入到為期6個月的專家評審期。如今,6個月已經過去,專家評審即將結束,雙方將正式在法庭上見面并闡述各自理由,是為答辯期。
"中美知識產權的交鋒點,依舊還是那幾個熱點問題,即網絡和數字作品的侵權盜版,如美國產的電影電視和歌曲;其次是對中國政府執法力度的質疑,認為中國政府的執法效率不高。"知識產權專家呂文舉認為。
據悉,美方對于中國知識產權保護不力的指責,集中于如何正確理解中國知識產權法律制度和相關基本概念,以及處罰標準等問題上。美方在20多頁的問題單上,列舉了對于中國刑法上關于"復制"、"發行"的概念性理解的問題。此外,一直以來,美方對于中國侵犯知識產權的處罰標準和處罰力度的指責,更是措辭嚴厲。
據來自權威部門的數據顯示,美國與版權相關行業產生的GDP收入,幾乎占美國全年GDP生產的四分之一。
王自強表示,打贏這場官司將具有重要的意義。目前,一直對中國知識產權問題并不激烈的歐盟,也開始變得激烈,并稱將訴諸WTO;此外還有日本也對此虎視眈眈。"我們將集中精力,打贏這場官司。"
國家知識產權戰略將出
"勝負結果很重要,但是更重要的是我們自身對知識產權制度的建設和完善。"王說,2008年,中國將正式出臺國家知識產權戰略。"這一戰略的出臺,將明確知識產權保護的原則、方向和效果。"
"從這些成果來看,我們完全可以看到中國政府在保護知識產權方面的辛勤努力。"王說,保護知識產權不是保護外國人的專利版權,而是為了中國自身發展而需要保護知識產權。去年底,國家版權局還啟動了<著作權法>的二次修訂工作,目的將是適應現有條件下對于著作權的保護,而在此之前,<商標法>和<專利法>都已經開始了第三次修訂。
去年8月,由信息產業部、公安部和國家版權局共同發起的打擊網絡侵權盜版聯合行動已經結束,其成果豐厚,據悉將在1月19日舉行的新聞辦發布會上公布。
"2008年對我們來說,還有一件重要的事情,就是借助奧運來向世界展示中國對知識產權保護的成果。"王自強說,北京奧運會是中國向世界展示的機遇,同樣也是中國各方面成果向世界展示的機會,保護知識產權也不例外。
"一些國家對于中國知識產權保護的不滿,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外國人對中國的知識產權保護制度理解不夠深,對現狀沒有切身的感受。"呂文舉也認為,雖然中國在保護知識產權方面存在歷史過短、矛盾過多、執法欠缺的問題,但是應該讓更多的外國人知道和了解我們的成果。
奧運會恰恰是這樣一個契機。王自強表示,奧運知識產權的保護存在兩個方面,一方面是對北京奧運標識在全球范圍內的保護,一方面也是中國借助奧運宣傳自身知識產權建設的機會。
目前,國家版權局已經聯合文化部等相關部門就奧運知識產權保護共同開展了工作。 (本文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作者:雷中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