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蒂芬·埃洛普那篇題為“Hello there”(你好)的備忘錄才發出不久,就已成為彰顯在裁員時要避免哪些做法的經典案例。這份1110個英文單詞的備忘錄,被諸如“appropriate financial envelope”(直譯‘適當的財務包絡’,實指適當的開支上限)、“ramp-downs”(直譯‘下坡’,實指業務收縮)和“ecosystems”(生態系統)這樣的詞搞得晦澀不堪,直到全文快結束時,才漫不經心地提到,公司將裁減成千上萬個工作崗位。微軟的這位執行副總裁并未將壞消息坦率地講出來,而是用一個奇特的虛擬語氣句子打掩護:“根據我們的計劃,這或將導致裁減約1.25萬名……員工?!?/P>
然而,把注意力集中在埃洛普遲鈍的語言能力上,會忽略某些東西。對所有對溝通感興趣的高管來說,這份備忘錄值得作為必讀教材研究一下。它還有一個價值,就是向人們展示了如何堆砌商業領域的無聊詞匯——這些無聊詞匯與當下高級管理層所說的一些鬼話高度一致。它是一個關于不該怎樣寫、不該怎樣想、以及不該怎樣領導一家企業的案例研究。
這份教材的唯一問題是不堪卒讀——我努力了好幾次才讀到末尾。不過,既然我讀完了,我想我應該服務一下大眾,向大家傳達一下我硬著頭皮讀完此文后總結出的八條黃金法則。
第一條:如果你不是個說話輕松幽默的人,就絕不要試圖做到輕松幽默。對一位想哄五歲小孩的祖父而言,說“Hello there”是可以的。但企業領導人向員工說這話就不那么妥當了,尤其是在全文的幽默只此一處的情況下。
第二條:使用明確的措辭總是不會錯——除非你根本沒什么明確的事要說。備忘錄的開頭寫道:“微軟的戰略專注于生產力和我們想幫人們‘做更多’的愿望?!边@句話的迷人之處在于簡單,不那么迷人的地方在于愚蠢。做更多什么事?有些事我是想多做點,比如睡覺。還有些事我想少做點,比如對我的孩子嘮嘮叨叨。
第三條:“align”(使一致)一詞可起到警示標志的作用,人們只要在句子中看到這個詞,就能知道這句話是廢話。在這份備忘錄中,埃洛普“使一致”了不下六次,一次比一次有決心,但沒有一次闡明他到底想使什么相互一致,也沒有闡明為何應當使這些東西相互一致。
這個詞首先出現在一句毫無意義的羅圈話中:“為了與微軟的戰略相一致,我們計劃集中我們的力量?!卑B迤障蛭覀儽WC,將來還會有許許多多的“使一致”:“我們將專注于交付與我們未來的重大里程碑相一致的偉大突破性產品?!本瓦@樣,他又巧妙地將另外五個含糊其辭的詞塞了進來。按可憎程度的升序排列,這五個詞分別是:focus(專注)、major(重大)、milestone(里程碑)、brea|kthrough(突破)和deliver(交付)。
在埃洛普最后一次祭出“使一致”**時,我們才弄明白他為什么要這么做?!氨M管今天我們的部分改變很艱難,但其方向有意識地使我們的工作與薩蒂亞在他近期電子郵件中描述的‘跨公司努力’相一致?!?/P>
換句話說就是:別怪我,要怪就怪首席執行官薩蒂亞·納德拉;或者更好的做法是,怪那種要使東西保持一致的需要。
第四條:東西是便宜還是貴,直白地說出來。別再喋喋不休地說什么“買得起的智能手機空間”和“高端”設備。這么說騙不了任何人,事實上只會讓所有人反感。
第五條:避免使用“experience”(體驗)一詞。這不僅是因為它是所有管理類流行詞中最時髦的一個,還因為它具有誤導性。體驗是某種給你留下印象的東西;日?;顒硬辉撋婕斑@種事,否則每天睡醒后用不了幾分鐘我們就全都會筋疲力盡。用電話不該是一種體驗——或許全新的電話除外。我不想要什么“設備體驗”,更不想要埃洛普試圖“展示”給客戶的“數字化生活體驗”。
第六條:一名高管對“strategy”(戰略)一詞使用得越頻繁,人們就越擔心他缺少好戰略。只用一次還勉強能讓人接受。像埃洛普這樣一下子用七次真的很讓人擔心。
第七條:絕不要連用三個抽象名詞。這么用表明你清楚你正在說的東西不足以成事。
備忘錄的結尾寫道:“總的來說,整個公司的這種清晰性、專注性和一致性,以及把這項工作的成果交付到人們手中的機會,將使我們能夠在未來擴大我們的成功。順致問候,斯蒂芬?!?/P>
沒戲,斯蒂芬??偟膩碚f,一連三個意思近乎相同的空洞的物質名詞,以及交付某種未言明事物的機會,不會擴大任何東西——可能除了你手下人對你的失望、鄙視和不信任。
最后是第八條,就當是額外的贈品:別用“regards”(順致問候)作為備忘錄的結束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