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前的夢魘仿佛又在重演。
19日的金融動蕩迅速傳到泰國周邊地區:當日,雅加達跌幅超過2.85%,吉隆坡跌2%,新加坡跌2.23%。
一個更為重要的問題是,投資者的擔心會否成為再一次金融危機的導火索?畢竟,目前亞洲大多數經濟體中,已經出現了泡沫成分。
禍起央行
今年以來,泰國經濟日漸活躍。在此背景下,泰銖開始走強,泰銖與美元間的匯率上升幅度超過13%。
泰國政府對于泰銖的堅挺,心存疑慮。在它們看來,目前泰國經濟還不足以支撐偏硬的泰銖。
泰國政府顯然擔心,由于泰銖的過快升值,將會造成泰國的貿易逆差。因此,59歲的泰國財長蒂耶通,在本月早些時候就對外宣布泰國將采取堅決措施打壓過快升值的泰銖。
12月18日,泰國央行宣布對外資的懲罰性措施,可以被視作這一表態的現實版本。
但市場將泰國旨在打壓泰銖的政策,視為泰國準備向外國投資者關閉市場的開始。這是因為,按照這項政策,外國投資者將付出10%的投資稅。面對這種資本管制,大多數投資者選擇了撤退。
投資者用腳投票的結果是:泰國股市劇烈下挫。政策公布第二天,泰國股市下挫近15%,而泰銖兌美元的匯率單日下跌3%,創3年來最大跌幅。
泰華農民銀行的人士認為,若泰銖幣值出現穩定態勢的話,泰國銀行也許會考慮在未來逐步放寬上述措施,以減輕對泰國資本市場流動性和投資氣氛的負面影響,因此,上述措施所產生的影響可能僅是短期的。
熱錢罪魁
據泰國央行統計,從12月份開始,熱錢進入泰國的熱情激增,12月第一周,共有9億美元熱錢進入泰國,這比一個月前多了2倍。
泰國央行另一份報告顯示,今年以來共有360億美元熱錢進入泰國。這些熱錢主要投資泰國的債券及其相關產品。
熱錢的追逐讓泰國政府十分敏感。因為這仿佛又是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爆發前的景象重演:外資熱捧泰國,從而使泰銖高估。
為避重溫噩夢,泰國政府出臺了上述強硬的限制外資的政策。
但泰國股市的激烈動蕩,讓泰國感覺到此前的政策并不成功。蒂耶通也開始暗示,泰國將縮減打擊范圍,將主要打擊力量集中在泰國短期國債上。據了解,泰國今后可能對外資投資短期國債實行較為嚴厲的限制措施。
這支基金旗下有3.5億美元資金投資于亞洲股票。
又一次教訓
泰國的情況給了中國一個很好的反面教材——不能用行政手段抑制匯率或外資的進入。這對于像中國這樣的弱勢經濟體來說,尤為重要。
這是因為,一個弱勢經濟體不能像發達國家那樣,完全依賴市場來調節本國經濟;除市場外,還需要其他手段如法律手段來維護本國金融乃至經濟安全,但手法值得考究。
從現實情況看,中國以及其他亞洲國家面臨和泰國同樣的問題:在美元加速貶值的背景下,本幣升值過快。
相比之下,說中國的情況更為嚴峻,并不為過。
因此,如何保證人民幣合理升值速度以及保持中國股市穩定的發展,是中國必須解決的問題。
這是因為,在強烈的人民幣升值預期下,這些行政手段將導致外資采取更加隱秘的渠道進入中國其他行業,如房地產或債券市場,從而在這些行業中產生泡沫。
一個可行的辦法,或許是中國應盡快出臺《金融應急法案》,該法案的主要內容是:在何種緊急情況時,中國的市場規則將發生怎樣的變化,對過度投資給與示警。
用這樣的方式,保護本國經濟和金融安全,外界將能有明確預期,也就不至于導致市場恐慌。
在《金融應急法案》出臺之前,中國最應該做的或許是,資本外逃的渠道同樣多加留意。無論從此前歷次金融危機,還是此次泰國金融動蕩看,資本外逃比熱錢進入更快也更具危害性。
一個可喜的現象是,中國政府似乎已意識到這種危機。近期從中國央行頻頻傳出打擊洗錢的消息。(鈕鍵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