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商務被網絡公司熱熱鬧鬧炒作一場之后,似乎已塵埃落定。對絕大多數中國企業來說,電子商務依然還是一個概念。然而,以互聯網為代表的電子商務的的確確給企業帶來了不可估量的沖擊。無論從節省成本、提高效率、重整組織架構、細分市場,還是了解客戶、滿足客戶需求、重整供應鏈管理等諸方面,電子商務都為我們帶來了巨大變革。
在運用電子商務改善企業管理方面,甲骨文公司(Oracle)作為全球信息管理技術領域的領導者,也曾一度存在著信息分散導致獲取困難,不能充分共享,影響內部合作,甚至造成重復勞動和沒有效率等問題。
面對這種狀況,公司主席兼行政總裁Lawrence J. Ellison坦言:“這尤其令人窘迫,因為別人視我們為專家。解決自己的問題不僅僅是幫助自己省錢,還將證明我們是真正的專家——不僅僅是技術本身,而且是能夠運用技術有效地開展業務?!?/p>
在此背景下,甲骨文公司痛下決心,統一戰略,將擁有4萬多名員工、業務遍及145個國家和地區的龐大機構,置于一場巨大的變革之中。2000財年一開始,甲骨文公司即宣布自己將變成一個電子化企業,通過采用自己的互聯網電子商務解決方案,實現每年節省10億美元日常運作費用的目標。這一數據相當于年度利潤率提高10%。結果,他們不僅達到了這一目標,而且正朝著更美妙的趨勢發展。
甲骨文公司的案例為中國企業走向電子商務提供了可資借鑒的范本。通過這個案例,我們可以看到企業在電子商務進程中該如何將一個企業納入一個系統整合,從而迅速提高企業整體效率、實現客戶滿意。甲骨文中國公司董事總經理胡柏林在接受本刊采寫編輯Susan Hu的采訪中,為我們解析了甲骨文變革成功的要訣,并指出中國企業在電子化進程中應該注意的問題。
雷厲風行的變革
當甲骨文公司全面向電子化企業轉型之時,其電子商務方面的技術和產品已經相當成熟。
1995年,甲骨文公司就開始做準備工作,將所有的軟件產品向互聯網演進。1999年,公司正式推出業界第一個Internet數據庫,2000年推出第一款100%基于Internet的電子商務套件,這也是唯一與單個全球數據庫協同工作的應用程序套裝軟件。
而在此之前人們用的都是客戶機/服務器平臺,全球需要很多計算機來支持電子商務,每個客戶端的計算機需要很強大,需要很多人維護,而且版本都不一樣,每次升級工程浩大。與傳統的客戶機/服務器應用體系結構相比,Internet應用體系結構具有更簡單、更低成本、可提供更多信息等優勢。
2000財年,甲骨文公司正式在全球采用自己的電子商務套件,同時在技術上動了一個大手術,把原來分布于全球145個國家和地區的97個數據中心服務器減為1個,放置在舊金山總部,將數據和應用遷移到數據中心。
把所有信息放到一個全球化的數據庫中,可以解決每個國家都需要一組人員來維護系統的問題,實現了整個公司范圍內的信息管理和充分共享。
胡伯林回顧說,將97個服務器減為1個,現在看起來毫無疑問,但當時很多人都不相信這是好的策略。遇到的主要障礙,一是人們對已經習慣的東西不想做改變,對新的東西很自然會排斥;二是對能否實現全球順利聯網表示懷疑。所以,這個大動作下了很大的決心,過程很艱苦。
比如,當時加拿大分公司說這不適合他們,總部說這是總公司的方向和政策,適合與否不能由分公司決定,派人把服務器強行拿走。英國分公司的總經理說這絕對不適合我們,勸說了好幾次也不行??偛空f那你就不適合在我們公司做事,把這個總經理給換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