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3·15可比往年熱鬧多了,數家企業因產品質量問題不斷刺激著人們的神經:先是寶潔旗下的高檔化妝品牌SK-Ⅱ遭遇江西一消費者起訴,稱其產品中含有強堿和特福龍成分,且廣告涉嫌虛假宣傳;之后不久,肯德基調料中被查出含致癌物質蘇丹紅。
雖然SK-Ⅱ事件發生在先,肯德基的"蘇丹紅危機"卻已先行接近尾聲。當3月15日,上海相關部門查出肯德基兩款產品調料中含有"蘇丹紅一號"成分以后,16日上午,肯德基所屬的中國百勝集團就向全國肯德基分公司發出通知,停售含有蘇丹紅成分的產品,同時銷毀所有剩余調料。當天下午,百勝集團即發表公開聲明,承認產品中含有"蘇丹紅一號"成分,并就此食品安全事件向公眾致歉。
由于肯德基將此事處理得穩妥及時,從事件發生到相關產品停售,很多消費者還不知情。
而寶潔就沒這么幸運了。事件從3月7日爆發之后即引起了全國消費者的關注,短短幾天,"強堿風波"在全國主流媒體的積極參與下迅速升溫,執法部門也已介入。法院定于4月1日開庭審理此案。
同樣是位列全球500強的跨國公司,寶潔處理此次危機的做法與百勝集團相比有幾點不妥之處:
首先,不會利用媒體。時至今日,寶潔也沒有舉辦公開的媒體見面活動以澄清此事,只是事發后在新浪網站上發表過聲明。即使寶潔的廣告沒有不實之詞,即使SK-Ⅱ含有強堿成分是合理的,沒有媒體支持的危機公關也還是那么懦弱無力。很難想象這位2005年央視廣告標王在此事上卻忽略了媒體"能載舟亦能覆舟"的作用。
其次,沒有意識到與相關政府部門配合的重要。江西南昌市工商局于3月8日下午對被投訴的柜臺進行查處,但是直到16日,寶潔公司也沒有派人前往南昌。之前工商局曾通知寶潔13日之前來人配合調查,但寶潔卻以"分管SK-Ⅱ品牌的兩個律師因事外出"為由,將會面推遲到16日。時間的推遲,不僅延緩了問題處理的進度,還顯示出寶潔的被動。
相比之下,肯德基卻在積極配合政府部門的調查。由于發現含有"蘇丹紅一號"的調料出自供貨商,目前集團正全力配合成都市工商、衛生等相關部門,對供貨商的資質證明和物流配銷進行檢查。
最后,寶潔過于直接的反駁公眾質疑,缺少對消費者坦誠的態度。雖然SK-Ⅱ事件怎么看都像是有預謀的,但寶潔在為自己辯解時卻給人急于掩飾、欲蓋彌彰的感覺。當起訴人說產品含有強堿,具有較強的腐蝕性,寶潔就辯稱SK-Ⅱ含有強堿是正常的,是為了調節產品的PH值。
肯德基就不是這樣。在公開道歉以后,百勝集團做出聲明,一旦"蘇丹紅一號"對人體有害得到科學論證和法律確認,集團將承擔相應法律責任并對消費者進行賠償。雖然很多消費者無法證明食用過含有蘇丹紅的肯德基產品,但通過發出這么個聲明,至少肯德基已經表現出肯負責任的態度。
對消費者負責,其實也是對自己負責。沒事的時候,很多企業都拿"顧客是上帝"做宣傳,當危機發生,企業受到損失了,有誰首先想到了顧客的損失?想到顧客的危機公關才是成功的公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