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2月,《世界經理人》評選出2010年度中國十大最佳管理實踐,海底撈、百度等企業榮登榜單,在業界引起廣泛影響。關注中國企業成長、壯大,為經理人提供可借鑒的管理經驗,成為本刊最佳管理實踐評選的宗旨。今年我們將照例陸續推出影響較大,廣受業界肯定的管理實踐案例,分析代表企業的成敗得失,并在年終進行盤點,從中評出最受關注的“2011中國十大管理實踐”。我們誠摯邀請您的參與,您可以到世界經理人網站(http://www.ceconline.com/bp/)參與提名及投票。本期推薦的最佳管理實踐名單包括人性化的員工管理、提升供應鏈效率、去家族化,以及創新模仿。
1、人性化的員工管理
企業管理最終是對于人的管理。很多員工對于工作的需求除了物質利益外,更多的是自我價值認同,或職業規劃的需求。對于管理者,也不再是雇傭流水線上的“手”那么簡單,他們應當考慮的是如何搭建平等、民主的平臺,培養塑造企業自己“獨一無二”的忠誠員工,成為競爭對手不可復制的核心競爭力的源泉。西方管理學者提出“員工也是上帝”的理念,其核心價值觀就在于通過人性化管理,構建新型的企業與員工關系,在此理念下,員工對企業負責,企業為員工服務。
代表企業:德勝洋樓
德勝洋樓提倡踏實、認真、負責工作,不提倡投機取巧、偷工減料,即走捷徑的價值觀。員工可以每月預先支取生活費;不用領導簽字就可以隨時報銷;每年還有機會出國旅游;甚至公司會為“終身員工”養老送終;不用打卡上班,可以隨時調休。對于那些有夢想,想出去創業的員工,德勝不僅接受他們辦理1-3年的長假申請,而且保留公職和工齡,甚至可以為他們提供去新地方、新單位的路費。如果在3年內,該員工想重新回德勝,公司還可以提供相應的崗位。
在公司上下,為體現公平公正,德勝還創造性地建立了聽證會制度。當職工之間為工作發生了矛盾,關系得不到協調時,任何一方有權利申請召開聽證會。
德勝洋樓無論是員工之間,還是員工與企業之間的關系都是和諧融洽的。公司成立19年來,連續在企業工作10年以上的員工達到了60%之多。
編輯點評:不同的企業性質決定了不同的員工群體,對于教育背景簡單的建筑工人,德勝洋樓卻在員工管理上做到一些知識型企業無法做到的:那就是對員工的信任和尊重。同時,聽證會制度也是對員工平等、民主意識的培養,在這種寬容但又負責的企業中,員工自然得到了滿足和幸福。這是任何技術和設備都無法替代的提升企業競爭力的手段。人性化管理不是停在口頭上或規章制度中,而是要融入企業文化血液和管理者理念當中。
2、去家族化
家族化經營在企業管理中占有很大比重,一是由于共同創業的經歷,其次就是“自己人用起來放心”或“肥水不流外人田”的觀念。但是隨著中國民營企業現代化、國際化的要求,家族式經營帶來的弊端逐漸顯現,思維保守,專業性不強。一些“空降”的職業經理人要么徘徊在決策外圍,要么被束手束腳,積極性和能動性受到制約,也會影響企業的發展。因此,去家族化的“運動”既需要企業家們的勇氣和心胸,更需要具備戰略眼光。
代表企業:天正集團
作為中國工業電器行業規模最大的企業之一,為了解決企業高層積極性不高的現象,天正集團董事長高天樂決定,讓包括自己父親在內的多位家族成員先后離開公司,實行所有權和經營權的分離,并向骨干管理者開放股權。同時,給予經理人足夠授權,并逐步培養和樹立子公司負責人的威望。通過一系列措施,天正搭建了一個員工和企業一起創業的平臺,使職業經理人們真正放手去做,從而也激發了企業的發展活力。
編輯點評:企業究竟是個人或家族的,還是員工的?如果領導者選擇前者,那么做大做強的目標很難達成,因為靠一己之力去對抗激烈的市場競爭覆舟的可能性很大;如果選擇后者,那么領導者將企業的命運與自己和員工緊緊綁在一起,眾人拾漿開大船,企業抵御風險和機遇的能力也將大大增強。當然重要的還在于,企業能夠建立起完善、規范的治理結構,權責明確的制度才能更有助內部資源的優化。
3、創新模仿
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教授石家安在其著作《COPYCATS》中提出創新模仿概念,指出創新和模仿相結合是企業生存、發展的重要手段,創新和模仿應該互為補充。對于行業領先者,后來者要想立足,從模仿著手,進而演進為自主創新不失為一條捷徑。商業界的巨頭們, IBM,沃爾瑪等都有過模仿的經歷,重要的在于如何從模仿邁入自主創新,擁有自己的知識產權,從行業跟隨者成長為強有力的引導者。
代表企業:魅族
從被蘋果公司提出知識產權訴訟,到魅族M9通過工信部審批,獲得正式上市資格,魅族實現了由最初的模仿蘋果Iphone外觀到新產品的自主創新。魅族抓住的市場空隙就是Iphone忽略了中國消費者的消費習慣:高價格讓不少人望而卻步,以及不夠“親民化”的軟件系統。魅族敢于挑戰行業老大的資本在于,除去模仿,構建具有強大研發實力的技術團隊。M9采用Android2.2操作系統,內置Google郵箱、地圖等,還自帶“軟件中心”,所開發的數十款應用和游戲,從使用到體驗都成為蘋果強有力的競爭對手。
編輯點評:魅族在前期進行模仿時已經帶動了企業的技術創新活動,在掌握了被模仿產品的技術訣竅后,進行產品功能、外觀和性能等方面的改進,最終實現了自主創新,走出“山寨產品”的陰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