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同一個行業中,不同類、不同種的產品生產經營對資源的性質和數量要求會存在很大的差別。進入一定行業之后,在這個行業中應該生產經營哪些種類的產品,這就需要我們做產品定位決策。如何根據自己的資源狀況選擇產品結構,包括產品線的深度和廣度,其中又會存在哪些問題,又要如何應對呢?
(一)問題與表現
1、產品千篇一律,毫無特色;
2、產品不具備核心競爭力,難以吸引顧客;
3、產品賣點與顧客買點不吻合,產品定位不具促銷力;
4、抓小放大,為了一棵樹放棄一大片森林;
5、總以為“酒香不怕巷子深,皇帝的女兒不愁嫁”;
6、產品定位前后不一,傳播方式各行其是。
(二)根源與危害
1、無定位,不注重挖掘產品獨特性;
2、盲目跟從,沒能突出產品本身優勢;
3、不考慮客戶需求,想當然地確定賣點;
4、忽視了有購買需求和能力的多數消費群體;
5、傳播不足,認知范圍??;
6、缺乏同步整合與統一的產品主題。
其危害就是:產品無法形成核心競爭力,沒有市場,最終被淘汰
(三)“正常管控”思路與對策
互聯網時代下,產品定位要以客戶為中心,讓客戶參與、體驗、反饋,以獲得真實的需求,打造小而專、小而精、小而美的產品。
產品定位決策是指企業對經營的產品賦予某些特色使產品在用戶心目中樹立某種特定的形象。因此,企業在進行產品生產前必須對產品進行合理定位,即確定哪些產品作為投放市場的對象。產品定位決策要體現在產品的實體構造、形狀、成份、性能、命名、商標、包裝、價格等直觀方面,以及滿足消費者豪華、樸素、艷麗、雅淡等不同的心理需求。產品定位的基本策略有三種:一是與競爭對手的單一產品相對比,顯示出獨特性、創新性;二是與客戶的系列產品相比較,顯示出全面性;三是同類產品的價格相比,顯示出高性價比。產品定位決策的恰當使用,有利于觸發消費者求新、求美、求名、惠顧動機與習慣性購買行為。
產品質量定位:符合國家標準只是產品質量的底線,但在此基礎之上,為客戶所提供的產品也并不是質量越高越好,產品質量的標準取決于消費者的需求。在確定產品質量的過程中,我們選擇的消費對象至關重要,如何針對不同的消費群體提供相應質量水準的產品,這種選擇也是產品定位的重要內容。
優良的產品質量是一個企業占領和擴大市場的根本所在,若要保障產品質量的始終如一,甚至使其在同類產品中獨占鰲頭,就必須在生產、研發、檢測、銷售過程中保證各部門之間相互協調、相互促進、相互監督,形成運轉有序的管理機制。企業靠品牌求得生存,靠創新搶占先機,靠質量贏得口碑,靠需求獲得效益,靠文化提升形象,其重中之重是靠過硬的產品質量取勝。隨著競爭的激烈化,我們必須走質量效益型的路子,全面提高質量,提升企業形象,提高管理水平,提升員工素質。從這個意義上說,質量是企業生存和發展之本,是企業的生命線。只有把對產品質量的追求提高到一個嶄新維度,才能使我們的市場做得更大更強,才能立于不敗之地。從另一個意義上講,提升產品質量也是一個關鍵的經濟增長點,是企業降低生產成本和提高效益的有效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