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產管理之設備備件管理
一. 備件管理的概念
在設備的預防性、預見性、計劃性改善、緊急維修時,能夠替換設備本身現有零件的部品稱為備件;將備件設定的目的、方法、執行、結果、反饋、糾正、形成文件的流程稱之為管理。
二. 備件管理的目的
企業運營的目的是為盈利,盈利的手段是將原材料通過技術、工藝等軟件加上設備這個硬件進行增值而實現,設備運轉了才能賺錢,因此設備的稼動率是硬件的指標,備件是保證稼動率的條件之一。備件管理是通過系列的流程,用最少的錢讓設備最大的運轉,創造更多的利潤。
三. 備件管理的方法
管理備件讓其用最經濟的費用創造更多的利潤需要考慮模型為在庫備件的邊界成本同設備停機成本和設備壽命成本的關系。針對預防、預見、計劃改善和緊急維修兩種不同的輸入變量用兩種不同的方法管理。
1.預防、預見、計劃性改善
備件的邊界成本為庫存占用資金用于生產,在回款周期內帶來的利潤。因為這類維修帶有計劃性,其維修時間點、備件種類、備件價格已經能夠確定,我們根據采購周期加上安全系數即可確認備件種類、備件訂貨點、備件在庫周期。
例如:計劃5月1日計劃更換部件A,其采購周期為3~5天,那我們可以在4月25日訂貨,考慮安全系數,提前兩天訂貨,那備件訂貨時間點為4月23日,備件在庫周期估計為2天。
2. 緊急維修零件備件管理
按照理想的設備管理狀態,設備不會出現緊急維修,通過保養、點檢我們可以實現計劃性維修?,F實中的救火式緊急維修只說明我們管理不到位,出現異常。針對每種異常我們分析原因和對策:
A. 零件供應商管理不在狀態:零件供應商產品的壽命是否設定目標?他們如何控制企業的運營保證這個目標實現?實際壽命通過什么方法測試?測試的中心值和偏差各是多少?這種水平如何保持?如果供應商具備設備零件壽命的準確度和精確度,那設備部分緊急維修的部件可以通過設備部件壽命分析變為計劃性維修,定備件的時間點、在庫周期可以定量。
B. 設備點檢、保養不在狀態:零件壽命保證需要保養,我們保養了嗎?正常的設備點檢、能夠發現設備的潛在故障點,預先提出預警,我們點檢了嗎?(點檢、保養內容已經有過介紹)
C. 設備人員技能不在管理狀態:設備工程師能否根據保養、點檢的參數通過力學、統計學分析出設備部件何時會發生故障?例如:注塑機的設定壓力與測定壓力正在逐漸的由一致趨向于差異,那證明止逆閥已經磨損,設備工程師能夠通過頻率與磨損量的關系模型找到故障出現的點。如果找到磨損點,那這種可能變為緊急維修的工作變為了預見性的維修,又可以找到訂貨點和在在庫周期。
D. 操作方法不在管理狀態:我們有標準的作業指導書,但操作開關按鈕是用手指、手掌、拳頭還是用踢直接影響零件壽命。
E.現場的環境不在管理狀態:不要認為設備能適應任何條件,直接把三豐三坐標放在160T的沖壓機邊上;產品產生碎屑很正常,對設備沒有影響
那針對于可控難度系數大的零件我們就需要全部做緊急的庫存嗎?答案是NO,針對部分高價值零件我們可以考慮增大其安全系數,做只提前一個月在庫周期,因為我們可以找到現地化的供應商,他們能夠縮短采購周期;能夠緊急維修/對應故障零件,對于低價值我們可以設定安全庫存,他們在庫周期確定的方法論還是庫存邊界成本對比停機利潤損失比。例如:老板用10萬元每月掙1萬塊,假設我們維修停機的損失為(備件采購周期+維修周期)X工時費=1萬,那我們備件的在庫周期就不能超過一個月,否則老板虧了,但為了保證客戶產品的交貨期,我們不能停線,還要找到萬能供應商,如果供應商找不到,從備件經濟上考慮,寧可停線外協加工,等待備件,也不能做超過在庫周期為一個月以上的庫存。
三. 備件管理的執行
列出設備所有的零件,逐個分析,做成本對比。
備件的入庫流程
備件的在庫管理,備件臺賬、備件庫5S、出庫流程
備件臺賬包括:種類、價格、壽命、最小在庫、采購周期、采購點、在庫周期、出庫記錄等。
四. 合理供應商選擇對備件庫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