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應鏈管理是企業的有效性管理,表現了企業在戰略和戰術上對企業整個作業流程的優化。整合并優化了供應商、制造商、零售商的業務效率,使商品以正確的數量、正確的品質、在正確的地點、以正確的時間、最佳的成本進行生產和銷售。
如今,供應鏈得到了越來越多企業的重視,供應鏈戰略已經成為企業戰略的一個重要方面?!罢嬲母偁幉皇瞧髽I與企業之間的競爭,而是供應鏈與供應鏈之間的競爭”,這句話高度概括了供應鏈的重要性。然而,大多數人可能只是知道不同的行業、不同的公司會需要不同類型的供應鏈,而不知道一個企業內部由于業務不同也可能會需要好幾條不同的供應鏈。
實際上,企業內部可能需要不同供應鏈的道理很簡單,因為不同的產品或服務在供應鏈各個環節上可能會需要不同的策略與做法?!耙圆蛔儜f變”的單一供應鏈,或者過于復雜的多條供應鏈,都不應簡單地用于企業。這樣做的后果將是成本的增加或是市場機會的喪失。因此,為不同的業務設計合適的供應鏈成了企業管理者的一個重要任務。
從服務對象的物流特性來劃分,供應鏈可以分為三種類型,即高效率供應鏈,快速反應供應鏈和創新性供應鏈。公司在為自己的業務設計供應鏈時,需要在滿足客戶需求的基礎上,結合自己公司產品和服務的特性,在不同的供應鏈類型中做出選擇,以便讓自己的業務能夠良好運營。
為自己的業務確定合適的供應鏈類型后,接下來還需要為每條供應鏈分別設計不同的戰略。這項任務的關鍵是分析相關的供應鏈戰略要素,這些要素包括五個方面:與客戶的整合程度、價值創造的重點、供應商的選擇與管理、產運能力的規劃、資產的配置。在進行戰略設計時,我們需要根據供應鏈的差異對這些要素分別予以考慮。
與客戶的整合程度根據供應鏈目前的發展趨勢,與客戶的整合以及合作對于企業來說已經日顯重要,但這并不意味著所有的供應鏈都要與客戶保持同樣緊密的關系。什么情況下需要與客戶保持緊密的關系,以及怎樣確定緊密的程度,這主要取決于公司業務對供應鏈的具體要求。
價值創造的重點在確定了與客戶的緊密程度之后,接下來要考慮的是供應鏈上各方的角色,從而確定供應鏈上價值創造的重點。這個過程涉及確定哪些工作由自己內部完成,哪些要外包出去,而遵循的原則就是看哪一種方式能為整條供應鏈創造更大的價值。
供應商的選擇與管理對供應商的選擇與管理也構成了供應鏈價值體系的一個重要環節。公司不僅要明智地選擇適合自己的供應商,還需要對它們進行監督、培育。無論對于哪一種供應鏈來說,行業里有名氣的供應商并不一定都適合自己,為了節約成本或尋求更好的產品,有的時候甚至一些大公司也會選擇一些不出名但有潛力的公司,將它們培養為自己的長期伙伴。
產運能力的規劃這里所說的能力,包括了生產制造的能力以及倉儲運輸的能力。另外,由于我們面臨的環境變化得越來越快,擁有策略性的應急能力也變得越來越重要。只有具備這種能力,企業才能應對訂單的超常規波動。
資產的配置與能力的規劃緊密相關的是資產的配置,其目的是為了讓企業的資產發揮出高效率。這是一項幾乎涵蓋了整條供應鏈的工作,包括原材料的采購量與方式,成品與半成品的制造,生產設備的更新,倉庫的設置,運輸能力的配置,以及人員的配置等多個方面。
鑒于在很多行業中,制造成本的降低幾乎走到了極限,銷售額的增加也難有大的突破,對供應鏈的優化和細化最有可能成為企業的另外一個利潤源。更為重要的是,對供應鏈的優化和細化,并不僅僅是一個與效率和成本相關的話題,對那些希望加快自己的市場反應速度,更好地滿足客戶需求的公司來說,選擇合適的供應鏈,可能就等于選擇一款生死攸關的防身或攻擊性利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