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生產現場的6S管理
所謂的生產現場6S管理就是生產現場中必須遵循的6個方面的行為準則,即**、整頓、清掃、清潔、素養、安全6個方面的內容,英語單詞均以S開頭,當前現場生產管理中,加入安全因素,為生產現場管理中的6要素。
1.整理:就是將可用與不可用的物件整理出來并分開類別。
2.整頓:將整理出來的物件按常用、不常用、不用分名別類標志存放。
3.清掃:對工作環境進行全面清掃,包括地面、辦公室、工作臺、工作設備、維修房、窗戶、通道等。
4.清潔:對環境衛生保持清潔整齊,通道暢通的局面。
5.素養:就是員工對制度的遵守性,比如《設備的維修與保養制度》、《設備的安全操作規則》、《作業指導書》、《產品生產工藝標準》、《車間管理制度》等。
6.安全:樹立全員安全意識,做到安全第一,預防為主。
2環境衛生的保持與提高
①車間內所有環節的地面、樓面、樓梯、水溝、窗戶等都要打掃干凈,包括墻邊、機腳角落、釉線之間、設備死角等每一個環節,每班、每時每刻都有必須認真細致地清掃,保持建設一個干凈、清爽、明亮的工作環境。
②保證通道暢通物件擺放整齊,辦公設施干凈,實際生產中,往往存在一些這樣的不良傾向:用過的東西隨手一丟,也不管它是在過道上還是正是在水溝邊,礙路時,大家你一腳我一腳,也沒有人收揀,從而影響工作環境的美觀。
③配用件的分類和擺放,機修房內,將經常需要更換的配件、維修好的擺放在最顯眼的位置,舊的一律處理,修復好的配用件一律貼上標簽,放入存物架,分名別類地擺放整齊,以便在日常的設備維修當中能及時地找到所需的配件,并及時地解決生產中的問題。
3設備的維修與保養
1、設備的巡檢制度。設備在日常的生產進行中,每個班都要對設備進行常規的巡檢工作,并作好巡檢記錄。一般來說設備的巡檢工作主要包括三個方面的內容:
第一、開機前的調試,在設施投入使用前必須首先開動5-10分鐘試運行,對各傳動齒合等部位的運行狀況進行跟蹤減產,并對各部位加好潤滑油及設備工作尺寸的調整,當一切參數符合生產工藝或各部位經巡檢無誤后再開始投入正常生產。
第二、設備運轉過程中的巡檢,對正在生產運行的設備,每班都要進行3-4次的巡檢,對每個部位都要進行認真觀察和發現,以便及時解決生產隱患。
第三、是停機后的檢修,一個生產周期結束后,設備停止運行,各個部位等方面都要進行全面的巡回檢查,發現問題及時解決,從而保證下次開啟前能正常投入使用。
2、設備的定期保養制度。
①周期性生產設備每班保養,主要是指設備表面擦拭干凈,無積塵、無油污。
②周保養,軸承位潤滑,電箱積塵吹掃等。
③月保養,波箱、擺線針等添加潤滑油。
④季保養,加潤滑、緊固機腳鑼絲。
⑤年檢,更換潤滑油,更換易損件,更換磨損件。
3、設備的維修制度。
①易損件的更換與使用,比如:篩網、輥棒、花網、磨塊等的使用。
②配件的更換,擺線針、鏈條、軸承、馬達等配件的更換。
③校正與修補。
④整件更換,對影響產品生產正常進行或者影響產品質量的即使損耗最大,也要整件更換但更換后的物件必須經過修補、整理之后再進行**利用。
4安全生產的原則
人的一生中最寶貴的東西是生命,生命屬于我們只有一次。那么,無論你走到哪里,身處何方,無論你是在行車中,游玩中,或是在熙來攘往的人流中,亦或是在生產部門中,在人的大腦深處,首先就得有安全第一的認識,企業在生產實踐中,安全第一的生產觀念更是不可忽略,血寫的教訓,也不可謂不多,但深入細致地分析生產中出現的大大小小的工傷事故,可以說絕大多數都是由于我們自我防范意識不夠強而造成的悲劇。因此,在生產現場管理中,我們要注意搞好安全保護措施,最大程度上保護我們自己的生命和集體的財產安全。
1、人身安全事故的防范。
①樹立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思想。
②在工作中對周圍工作環境和運行設備達到異常熟悉的程度,以達到自我保護的目的。
A吊機吊物時的運行方向;
B車輛行使在路口、拐角處的方向;
C熱風爐風力方向;
D電纜、電器開關等安裝位置及使用中的安全問題。
③安全生產規定:
A現場管理工作中要時刻注意抓好放火、防盜、防漏電等工作,并隨時檢查安全保護設施是否完好;
B工作中要著裝整齊,既保持個人的良好形象,又給自己的安全帶來可靠的保證。堅決杜絕上班期間穿拖鞋、短褲、背心等情況發生,女工上班期間一定要戴好安全帽或防護帽,將發辨束于帽內;
C嚴禁醉酒各嚴重疲勞上崗;
D嚴格按操作規程辦事;
E嚴格掛牌操作制度。
F上班期間嚴禁戲嬉、打鬧、看書看報等。
2、設備安全事故的防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