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經濟動蕩、自然災變日益頻繁、資源稀缺和建設節約型社會等大背景下,推行精益生產管理,是中國制造業轉變經濟增長方式、參與全球競爭的必然選擇,是中國由制造大國轉變為制造強國的必經之路。有調查顯示,90%的中國制造企業高層知道“精益生產”這一概念,隨著精益生產知識的傳播,一些企業已認識到實施精益生產的重要意義并嘗試應用。越來越多的中國企業尤其是中國制造企業開始嘗試將精益管理模式導入自己的生產管理中,希望借助“精益”應對經濟蕭條、戰勝危機、實現低碳運營、取得并維持世界級運營水平。然而,許多企業精益生產之路卻充滿艱辛,收獲甚微。究竟如何才能保障精益生產的成功?下面談談幾點體會
1、企業在發展過程中必定會受到陳舊的機制、理念、管理模式的制約,為適應及推動企業的高速發展必需不斷地引入各種先進的管理方法、手段及理念。但任何一種先進的管理方法都無法解決企業存在的所有問題,必須對其存在的問題進行會診,針對不同的問題采用不同的方法,并對這些管理方法進行有機集成。否則多種管理方法的引入,將使我們的管理者無所適從,降低管理效率,甚至阻礙企業發展。
2、先進管理模式的引入,其實就是企業管理者理念變革的過程。在計劃經濟時期是一種賣方市場,企業管理者的理念是“價格=成本+利潤”的管理,在這種理念的下所產生的管理模式是完成計劃產量,而產品質量、成本、交貨期等問題都無須考慮。然而在市場經濟時期行業產能極大過剩,已從賣方市場轉變成了買方市場,企業管理者的管理理念是“利潤=價格-成本”,這就使企業需全方位參與競爭。該成果就是在這種條件下產生的。
3、先進管理模式的引入,必需對推進該管理模式所需的環境及支承條件有充分的認識。精益生產的成功實施,它對基礎數據的準確性、企業業務流程的優化有著更高的要求。在精益生產實施的初期因我們對它的了解甚少,片面地認為只要引進精益生產企業管理水平就可在一夜間大幅提升。然而事與愿違,精益生產的推行一度成為擺設,經歷了長期的低迷與徘徊。原因是我們并沒有準確的基礎數據及對我們長期在粗放型管理模式下的業務流程進行改造,沒有提供精益生產運行所需的環境及支承條件。
4、企業決策者應認識到推行精益生產的必然性,重視并積極倡導精益生產。精益生產的出發點就是消滅浪費、創造價值,精益生產應用多種工具和方法實現此目的,實踐證明有效推行精益生產能為企業帶來巨大的收益。從華安盛道咨詢客戶看,企業推行精益生產是做出了一定的投入,但其收益卻是數十倍成百倍的,這表現在企業生產效率、產品質量、資金占用等實實在在的指標上。
5、企業應充分認識到精益生產推行的長期性、艱巨性,必須做好打硬仗的思想準備。精益生產是生產方式的變革,一切與生產相關的環節都應按精益生產的要求調整和改變,其復雜性和長期性可想而知。推行精益生產方式,相對而言在生產現場比較容易獲得效果,但如果與現場相關的各部門的管理人員在思想上沒有轉變,行動上無配合,則效果有限,且難于持久。因而企業推行精益生產絕不可急功近利,應有序分步推進,通過精益生產拉動各項管理的提升。
6、借助專業咨詢公司外力并以項目方式推行精益生產可有效降低風險,少走彎路,更易取得成效。"學道有先后,術業有專攻",專業咨詢公司在精益生產理論研究和咨詢實踐中積累了大量專業知識和實戰經驗,相比企業自我摸索具有明顯的專業優勢。專業咨詢公司更能從系統和全局高度認識精益生產的推行重點和難點,并有針對性的策略和措施,專業咨詢公司善于項目管理,通過有效的項目管理更易保證推行成功。通過項目合作,將精益生產推行目標納入協議,雙方沒有退路,即使困難重重,也都會咬牙堅持,直至成功。
如何使企業真正分享到精益生產這一世界性成果,這是以新益為等為代表的精益生產專業咨詢公司的神圣使命和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