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管理者,能創造的價值到底是什么?在未來整個組織管理中最核心的價值到底是什么?其實就是我們怎么去賦能和激活人。
從管控到賦能
在管理中,第一個需要跟大家討論的是怎么從管控到賦能。大家可能比較關心怎么去做管控。但今天,管控的時代已經過去了。
為什么會這樣?
互聯網下半場的兩個根本改變
今天都在討論互聯網下半場,其實互聯網下半場根本的改變是兩個方面。
第一,用戶變顧客
怎么把大量的用戶變成顧客。在互聯網上半場時要擁有大量用戶,但到下半場就要把用戶變顧客。
第二,管理效率更高
互聯網下半場的核心是效率,就是高效率淘汰低效率。因為我們需要更精準的方案,更低的損耗,當然,更要解決社會整體的效率。
所以,在下半場競爭的核心就是用戶變顧客,以及如何把管理的效率變得更高。
管理最重要的兩個價值
按照這樣的邏輯去理解,管理中兩個最重要的價值就要被確定下來。
第一,我們怎么實現目標和績效,這是管理中一直以來都要討論的話題。
第二,我們怎么讓人在組織中有意義。這件事挑戰會越來越大。因為在組織中的績效會有更多的方法來解決,工具、流程,甚至我們講的智能都可以,但人怎么辦?這就是管理遇到的一個非常大的挑戰。
解決人浮于事和虛假繁忙
既然效率是最重要的,就不得不解決一件事情:人浮于事和虛假繁忙。我對大家的擔心和對自己的擔心就在這里,我們太忙了,其實很多忙是沒什么用的。
如果你的忙碌是不能真正產生績效的,它就沒有意義。今天在管理中你怎么能解決人浮于事和虛假繁忙?我們必須做兩件事:
第一,一定要讓所有人對責任有認識。
我在北大國發院上EMBA 2016屆的收官課程時跟他們講,學了接近兩年的課程,你最后帶一個什么樣的對知識的認知離開?怎樣去理解管理?你第一個要帶的就是對責任的認知離開。如果你僅僅帶了一堆知識走,我相信你還是沒有學會。在管理中你如果想解決人浮于事和虛假忙碌,第一個要做的就是讓我們所有人跟責任相關。
第二,你要理解權利跟利益如何分配。
今天最大的挑戰不是分配利益,共享利益已成為共識,我們最難分的實際上是權力。如果你不能讓大家共享權力,僅僅共享利益,它還會人浮于事和虛假繁忙。
以人為本的真正意義
回歸以人為本,就要回歸到:
員工以顧客為本
管理者以員工為本
領導以管理者為本
你只有回歸到這個地方,才能激活人。我們怎么不斷地把組織內的人激活,同時又把更優秀的人激活,讓他加盟到我們的組織中,這是非常關鍵的。如果你沒有人加盟,你就不會有新的能力。如果你不把你原有的人激活,你就不能煥發真正的內在價值。
這就使我們在整個管理中不能做管控。從這個邏輯推下來,我們就一定要賦能。你在賦能這個部分最重要的就是要讓整個職場,從數據到信息、知識、智慧,有一個彼此的交互。當有這些交互時,你就可以解決這些問題,我們才可以把它做到。
在數字化生存時代,核心是為每一個組織成員創造平臺和機會,而不是僅僅給他一個崗位。今天僅僅給一個人崗位已經沒有意義,你必須給他一個平臺,一個機會,讓他真正創造價值。
管理體系的核心是做5件事
今天的管理體系,核心其實是要做5件事情。
高管給員工上課,員工分享自己
你的高管一定要給員工上課。不要只是簡單的請老師去上課,我們必須通過上課,上下達成共識,你的高管跟員工上課的時候就能上下保持一致。
員工一定要有機會去分享。我參加東方園林的年會,給我特別感慨的一個環節就是她們有自己的年度優秀員工分享。這些分享不僅僅是他對公司的感恩,最重要的是他把自己能成長為一個優秀員工所經歷的,所做的事情跟大家分享,這個就叫“組織的知識積累”,一個組織要有知識就必須是員工能把他的做法變成大家學習的做法。
一套透明化的信息系統讓授權成為可能
你的系統要讓信息透明,讓授權成為可能。之前的管理之所以能管控是信息不對稱,今天是很難封閉信息的。把信息透明,能授權的時候,你就能夠賦能。
設立多崗位以激發組織成員
有效溝通
上下同欲,思想一致
我們在講組織平臺勢能時,就不再是命令和管控,而是從授權跟賦能的方向改變。
從勝任力到創造力
賦予能力和職業成長
怎樣讓我們的員工從勝任力到創造力,這是今天人力資源最大的挑戰。
我有一件事情跟大家分享,我相信你就理解為什么今天人力資源挑戰很大。
我們現在看到一種方式,所有大學生的數據庫和所有招聘公司的數據庫對接,你會發現人力資源可以不做招聘了。因為兩個數據庫對接之后,根據你要的人,把簡歷全部推送給你。人力資源最重要的一個招聘工作就沒機會做了。
然后,所有可量化,可標準化的東西,機器或者機器人都可以做了。
人力資源能做什么?
人力資源能做的最重要的事就是賦予能力和職業成長。
價值型組織要打造四個能力
企業最重要的價值來源于創造力,我們去解決這個問題就是解決企業真正的差距,它由四個“力”構成:
精神力——核心差距
洞察力——對未來的判斷
計劃控制力——不讓組織偏差大
人力資源跟組織能力——真正的差距
一個企業跟另外一個企業真實的差距是人力資源跟文化的差距。你的人力資源、文化跟別人的差距,我們把它稱之為核心差距和真正差距。這時你的組織思維方式就要變,要基于變化做組織的思維。
一定要不斷設計角色
從勝任力到創造力很重要的部分是要給員工設計角色?;ヂ摼W企業和傳統企業之間最大的差異是什么?是傳統企業不舍得給大家角色,互聯網企業很愿意給。他們編一堆的角色,這個首席,那個首席,我看過最搞笑的是有一個員工他叫“首席員工”。
他很驕傲的說:我要認識你,陳老師。
我說:你為什么要認識我?
他說:你看我名片。
我看完了之后就決定跟他照相(他的名片上寫的是首席員工)。你想,當他有這個頭銜后,他絕不會想著當你的管理者,他絕對不去想干別的事,一心一意守住他的首席員工。這時他的成就感和努力是非常用心的。
如果你沒有角色給到他,他就沒有機會成長。人是在角色中成長的,教他,他成長不了,只有給他一個具體的角色和責任,他就會成長起來。
作為一個領導人,應該成為一個“無為”的管理者。我最近花了很長時間看《道德經》,才明白為什么《道德經》是給更高領導人寫的。
所謂“無為而治”,并不是什么都不做,而是要“引導”,核心是要把大家“連接”起來,一定要讓組織成員相信所有的東西都是真實的。
從個體價值到集合智慧
要理解從個體到集合智慧如何解決,就要把三件事情做到。
共同目標
需要大家有共同的目標,這件事在今天顯得非常重要。
協同行為
要協同彼此的行為,遵守游戲規則,才能在組織中更好的生存下去。
共同語境
要有共同的語境,比如在木蘭會,我們就應該有木蘭的語境,我們要擔當,要克服女性的弱勢,要發揮女性美的優勢,我們可能就會走出一道亮麗的風景,這叫共同語境。
你在這個語境之下就可以回答“如何讓人有意義”。如果不能回答這個問題,在未來的管理上就沒有價值,因為不能回答這個問題,年輕人就不會跟你在一起,也不會有更多的人跟你在一起。
我相信在未來的管理中,激活人這件事我們還會生發出更多更好的內容,也會有更多領導者的實踐給我們很多幫助。但不管怎么努力,有一件事情我希望大家一定要真正理解,那就是我們不斷地交流、開放,才能找到更多的機會達成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