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管理方法,人們很容易想起密密麻麻的數字和符號構成的數學模型、繁瑣復雜的邏輯運算和形形色色的計算機。其實,數學方法只是思維邏輯的一種形式,計算機是提供信息、進行運算的一個輔助性工具。數學手段和計算機運用只是管理方法的一個部分、一個方面或一種類型,并不是管理方法的全部。
迪士尼的SCSE法則
作為全球最著名的主題公園品牌,迪斯尼樂園經久不衰的“秘密配方”是什么?
因遭受經濟不景氣、通貨膨脹、高失業率等問題的困擾,日本經濟長期處于委靡不振的狀態。然而,就是在這樣的形勢下,東京迪斯尼樂園的游客人數卻一直保持著很高的記錄。
迪斯尼在美國是靠電影業起家的,他們創辦的主題公園同樣受到了世界各國人民的青睞。那么,樂園憑什么一直令世人為之傾倒呢?
迪斯尼樂園的創辦人沃爾特·迪斯尼曾說過:“每個人都在自己的心中憧憬、設計、創造一個世界上最精彩的地方,而真正能夠將夢想化為現實的也只有人自己?!钡纤鼓嵩诮洕痪皻獾那闆r下仍能留住大批游客,就是因為迪斯尼具有自己獨特的生產方式、經營方式和運營體制,沃爾特的這句話很好地體現了這些理念的精髓。
所有迪斯尼樂園都有屬于自己的關鍵詞,也就是為實現樂園核心理念而提出的具體指導方針。就東京迪斯尼而言,樂園的關鍵詞圍繞“家庭娛樂”4個字而展開,表現為4個方面:安全(Safety)、禮貌(Courtesy)、表演(Show)與效率(Efficiency),也就是“SCSE”。
員工只要遵循迪斯尼樂園的SCSE法則處理就沒有問題了:
S——能否確保游客的生命安全?
C——是否彬彬有禮地處理問題?
S——是否會破壞游客的雅興?
E——對于游客而言,這是不是迅速有效的解決方式?
對經理而言,員工引發問題并作出處理之后,還需要考慮以下內容:
S——是否能夠確保游客與員工的生命安全?
C——是否彬彬有禮地處理問題?員工的行為是否得當?
S——這樣做是否會破壞游客的雅興?員工的行為是否得當?
E——對于游客而言,這是不是迅速有效的解決方式?員工是否采取了迅速有效的解決方式?
總之,迪斯尼樂園所體現的SCSE法則,完全可以也應該貫徹于一般企業管理運作的實踐當中。
零時差管理五法則
企業贏得未來競賽的關鍵不在于跑得比競爭者快,而是以零時差來回應市場的快速變化。
在一個零時差的組織里,可以立即執行每個企業程序,以回應顧客需求;在需要學習的時候,學習就自動發生;經理人與員工擁有馬上作決策的能力;并且供應商瞬間就能提供所需的零件與服務。簡而言之,零時差代表著你的組織馬上就可以對市場的變動做出反應。
臺灣麥當勞曾因應物價及人力成本不斷上揚,為節省食材并活化人力,經過近半年規劃推出“為你現做”方案,切入實時現點現做模式,導入實時顯示零時差管理系統。臺灣麥當勞推出全新的南韓石鍋飯香,并公布全新的服務效率提升計劃“為你現做”,透過高科技的設備,協助員工加快處理訂餐與出菜的速度。
臺灣麥當勞總裁李明元表示,透過這套新系統,可提升顧客滿意度15%;專責分工供餐的模式,也讓生產效率提升7%。最重要的是,現點現做可更有效管理食材,食材損耗可降低30%。他指出,“為你現做”系統是以科技化的備餐系統,緊密結合前場與后場作業,讓點餐、備餐、送餐等整體流程速度更快;而現點現做的餐點更熱、更新鮮,就會提高顧客滿意度。
想要成為零時差組織,企業必須打破界限,分頭從顧客、員工、制程、知識、供應鏈伙伴等實體關系下手,消除其間所有存在的組織阻力。任何一個關系的崩潰都會造成時間上的落后,或者是形成必要行動與實際行動之間的落差,這會自動引起溝通與延遲的問題。而在顧客關系管理、人員管理、制程管理、知識管理及供應鏈管理這五個管理領域中所產生的延遲,則讓組織無法立即回應顧客需求。零時差五項法則就是協助企業連接起五個管理落差的法寶。
KISS原則
KISS是英文“Keep it Simple and Stupid”的縮寫,意思是“保持簡單和愚蠢”,其中“愚蠢”不是“傻”,它還有“遲鈍”“不敏感”“乏味”“無價值”等綜合含義。另一種對KISS的解釋是:“Keep It Simple,Stupid”由于中間加了逗號,意思就變成了“保持簡單,傻瓜”,是一種祈使語態,帶有調侃的色彩。
這就像原通用電氣董事長杰克·韋爾奇所說的那樣:“管理就是把復雜的問題簡單化,把混亂的事情規范化?!?/p>
很多時候,我們的工作之所以沒能取得良好的效果,甚至完全無效,不是因為工作本身難度太大、太復雜,不是因為我們的積極性差,不愿意付出,而是事情的本身本來很簡單,我們將簡單的工作復雜化了。
永遠要記?。河薮赖娜?,總會將簡單的問題弄復雜;智慧的人,總是能使復雜的問題變簡單!遇到棘手的問題,我們不妨改變一下思路,不要將簡單的問題復雜化,更不要將復雜的問題復雜化,而應該將各種問題簡單化,從而把握問題的本質。直搗問題核心的解決方式,說不定更能夠使所有的問題迎刃而解。
在企業管理中可進一步深化為簡單與復雜定律:把事情變復雜很簡單,把事情變簡單很復雜。一些人動輒以“無為而治”、“治大國若烹小鮮”來概括簡單管理,但又有幾人能若庖丁般游刃有余?
我們的組織正在不斷膨脹,制度越來越繁瑣,文件越來越多,效率越來越低。要處理這種僅僅由企業規模產生的員工之間的復雜交流,我們需要更加復雜的系統。
如果我們留心,就會發現,一份常見的商業建議往往會有厚厚的一摞,我們再看看一些高層經理們的個人計劃,計劃中的目標數不勝數。但是真的需要這么繁瑣嗎?我們需要一把化繁為簡的剃刀。
如果你認為只有焦頭爛額、忙忙碌碌地工作才可能取得成功,那你就錯了。事情總是朝著復雜的方向發展,復雜會造成浪費,而效能則來自于單純。在你做過的事情中可能絕大部分是毫無意義的,真正有效的活動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而它們通常隱含于繁雜的事物中。找到關鍵的部分,去掉多余的活動,成功并不那么復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