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全球經濟的一體化進程加快,我國的制造體系得到了飛速的發展,所以面對來自國際的競爭越來越大。在競爭如此激烈的情況下,企業不僅要有先進的技術支持、充足的資金為保證,企業管理成為現代企業提高核心競爭力的重要組成部分。而企業的成本控制作為企業管理的核心問題,只有嚴格控制采購成本,才能有效地降低企業的利潤,增加企業的利潤。
制造業高度的發展致使企業同化現象非常嚴重,如何提高自身的優勢,其采購成本控制是最基本也是最關鍵的因素。近年來,世界的汽車市場充滿了機遇和挑戰,目前汽車零部件巨頭們的競爭主要集中在如何降低成本,提高收益率。金融危機造成全球能源價格上漲、技術更新加快、采購成本提高,所以,企業只有建立一套可持續的戰略采購體系,更新采購觀念,轉變采購模式,面對日益增長的成本壓力才更有力量迎接挑戰。
采購成本控制相關理論綜述
1.1 采購成本控制相關概念
1) 采購
采購是企業供應鏈的重要一環,是指企業從合適的供應渠道里獲得適當數量和質量的資源,并將其存放到適當的地點。
2) 采購成本
采購是企業內部一個復雜的系統動態過程。從廣義上講,企業的采購是企業通過采購過程來獲取企業生產所需要的貨物和服務的廣義動態過程。從狹義角度來講,企業的采購是指企業僅僅為了生產采購原材料的過程。企業的采購成本也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上來看,企業的采購成本是指企業在整個采購原料或者采購服務的過程中發生的各種采購費用的總和。狹義上來講。具體包括企業所采購的原材料或者采購服務中所支出的人力、物力、財力的總和。
3) 采購成本控制
企業的采購成本控制是企業的成本控制的最重要的部分,在企業整體戰略目標的指導下,通過對采購陳本的管理與控制,對采購活動中的一切耗費進行控制的過程。在整個企業的管理控制過程中,對企業的整體競爭力有著重要的意義,它決定了企業的整體績效水平。在采購成本的控制過程中,要對一切耗費進行嚴格的計算、并對出現的問題進行調節和監督,及時糾正所出現的偏差,最終保證企業的采購陳本目標實現。
1.2 傳統采購成本控制方式及其局限性分析
傳統的采購成本控制方式主要有如下類型:
1) 采購成本控制中的比價采購成本控制方式
在采購的過程中,通過對多家產品提供商的單位資質、條件、產品的質量、價格等信息進行比量,選擇最優的提供商,來實現企業采購成本的降低。
2) 采購成本控制中的實行招標采購成本控制方式
通過招標,從供應商選擇、產品價格的確定、簽訂合同等方式擴大招標采購的范圍和品種,從而降低企業采購成本。杜絕回避招標等一系列不規范的現象,行之有效的進行產品的采購。
3) 采購成本控制中的經濟訂貨批量法控制方式
采購成本控制中,通過經濟訂貨批量法進行成本控制是非常有效的方法。它是以庫存管理總費用(產品直接采購價、訂貨過程中發生的差旅等管理費用和庫存倉儲費用及保管費用)最小的原則來確定產品訂貨最佳批量及頻次的方法。
4) 在企業的采購成本控制中的增加庫存法的控制方式
在市場采購成本相對較低的時候,進行大量的原材料的采購,增加庫存量,以此來降低采購成本。
5) 改善運輸條件的采購成本控制方式
通過多種運輸方式的有效配合,擺脫運輸對企業發展造成的瓶頸,尋找有效的途徑,積極進行改善。
6) 施行專家采購成本控制方式
充分發揮專家的優勢,通過對采購產品的分析,找出優勢,并成立專家組,與潛在的提供商進行談判,從而降低采購成本。
基于成本控制的采購策略研究
2.1 采購成本構成分析
采購成本是指企業經營中因采購物料而發生的費用,也即在采購物料過程中,購買、包裝、裝卸、運輸、存儲等環節所支出的人力、財力、物力的總和。
1) 材料成本
材料成本是指購買材料所發生的貨幣支出,它取決于采購數量和單位,它與采購數量成正比例變化。材料成本是與決策無關的成本,因此,企業在組織批量采購時,就能獲得價格上的優惠。一般來說,采購量越大,價格越低,采購量越小,價格越高。但同時也要注意到另外一個問題,那就是當進行批量采購時,庫存數量增加帶來庫存成本增加。
2) 訂購成本
訂購成本是指供應商發出采購合約訂單的成本費用。主要包括以下費用:a.檢查存貨水平;b.編制并提出采購申請;c.對多個供應商進行調查比較;d.選擇最佳供應商;e.填寫并發出采購單;f.結算資金并進行付款;g.填寫、核對收貨單。
3) 維持成本
采購成本中的很大一部分是為了保持物料而發生的,即維持成本??煞譃楣潭ǔ杀九c變動成本,前者與存貨數量無關,后者與存貨數量有關?;谄髽I的貨幣政策,維持成本是根據平均物料價值估算持有成本百分比而發生的財務支出。
4) 缺料成本
停工待料、延遲發貨、喪失銷售機會等由于物料供應中斷所造成的損失是缺料成本。企業為了保證能夠在需求率出現不可預測的情況下,仍能夠保證生產的需要。延期交貨有兩種可能:第一,在下次規則訂貨中將缺貨補齊。第二,利用快速訂貨交貨。
2.2 控制采購成本的基本策略
控制采購成本主要從以下兩個方面著手:
1) 從制度入手加強采購管理
完善采購制度需要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a.建立嚴格的采購制度;b.建立供應商檔案和準入制度;c.建立價格檔案和價格評價體系;d.建立材料的標準采購價格,對采購人員根據工作業績進行獎懲。
2) 從價格入手控制材料成本
定價水平的高低將直接影響定價能否被接受,因此,企業在定價時,當堅持三個原則:政府定價、市場定價、成本或協議定價。在這三個原則的指導下,可以使用招標或商務談判法、定額預算法、成本測算法、市場價格比較法等方法進行價格判定。通常來說,確定采購價格的方法有以下幾種:
報價采購方式;
招標確定價格;
談判確定價格;
通過核算成本確定價格;
內部市場定價;
競爭定價;
協商定價;
網上定價。
由于互聯網的發展,供應商資料的公開化,避免了原來由于價格不透明而造成的信息不隊稱,因此,采購人員可以通過網上查詢價格信息。但是,這種方法不適用于對產品性能或質量要求較高的觀察產品或部件。因此,這部分必須向企業戰略供應商購買。不僅如此,企業在選定了合適的定價方法后,采購過程中注意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嚴格控制采購成本:
充分進行采購市場的調查和信息收集,注意價格變動的時機。
通過付款條款的選擇降低采購成本。
選擇信譽佳的供應商并與其簽訂長期合同。
結束語
采購成本的控制是降低企業經營成本的關鍵途徑,是企業經濟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現代企業提升企業管理水平,提高企業效益,增強與國際大型企業競爭的實力。(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