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問你抗壓能力強嗎?” 人事經理推了推架在鼻梁上的黑色方形鏡框,意味深長的提問。
“不好意思,請問什么叫抗壓能力?”職場小白怯怯地反問了一句。
抗壓能力是什么?
度娘給出的定義:在外界壓力下處理事務的能力。其根源其實還是處理事務的能力,只不過外界環境或者條件不同。所以問題的關鍵還是在做事。
現如今的職場中,對抗壓能力的理解已延伸至另外的層面上:
“
一是要無條件接受義務加班。
二是對一人多崗多職、“一個蘿卜多個坑”的工作模式須無條件服從。
三是因工作不力被上司的批評時要虛心接受,罵不還嘴,一切都要服務公司安排為主,把公司利益放在首要位置等。
”
許多剛剛畢業初入職場的小白,由于沒弄明白職場規則,常常使自己陷入苦惱之中。
“端人家的碗,受人家的管”,這是我聽到老人家時常說的一句話。雖然,這種認識因某種層面上有些偏頗,但它畢竟能說明多數人的心聲。
能受他人的管,也未必不是一件好事,若不受管,那成了脫韁的野馬無法無天了。
“金無足赤,人無完人”。再優秀的職場人在工作中難免都會出現差錯,被老板批評或劈頭蓋臉地痛罵也是當然的。
被批評的當時心里一定很難受,很生氣,甚至恨得咬牙切齒,想著馬上辭職一走了之,不要受這樣的窩囊氣。
如果不從根本上認識到自己的錯識,這樣意氣用事是永遠解決不了問題的。
等到其它公司工作后還出現錯識,還會被上司罵,那是不是又要立馬辭職,溜之大吉呢?
凡事應該從多個角度進行考慮,多想想為什么老板會訓斥我?如果換成我是老板,我會不會也是這樣訓斥下屬呢?
其實,你不妨這樣想:“公司畢竟是老板的,我在他公司做事,他給我一個飯碗,給我發工資解決生活問題,我既然在工作上做錯了,老板批評我一下又怎樣?”
不是有這么一個句說: “臉皮厚,有肉吃?!?/p>
從老板的批評中,你也能學習到一定的知識,從而積累工作經驗。這么一想,也許你的心里就是舒坦很多了。
那在工作中,我們該如何面對被領導的批評?
受批評時,首先要表現出誠懇的態度。
虛心接受老板的批評,認可老板說的話。
切不可裝做一副我行我素,滿不在乎的樣子,這樣目無領導的態度比直接頂撞領導更加的糟糕;
受批評時,最忌諱當面頂撞老板
這是最不明智的做法,不論是在人少還是公眾場合,當面頂撞上司都會讓雙方下不了臺。
你讓老板沒有面子,日后他也不會給你面子甚至面臨被穿“小鞋”或失業的風險。
相反,如果你大膽在接受了他當時的大發雷霆,適當地承認錯識,并夸老板教訓得有道理,在眾人前給老板樹威風,給足了他面子。
或許,你工作上的錯誤也就變成小事一樁了。
受批評時,不要反復地說理、爭辯,不要“寸土必爭,寸理不讓”。
反復糾纏、狡辯、一定要弄個“一清二楚”,顯然很沒有必要。
若事情確實有冤情時,可以找一兩次適當時機解釋,點到即止。若是把領導搞得筋疲力盡的,會影響你日后上升空間,這又何必呢?
為使上司盡快息怒,在聆聽訓導時,要表現出心懷愧意,虛心悔改的樣子。
要用坦率誠懇的語言向上司承認錯識,道歉,并表示盡快改正這樣的錯識,爭取最大努力地彌補損失。不可嘻嘻哈哈,水過鴨背。
其實,勇于接受上司的批評,對自己有益無害的。
被領導批評后,最關鍵也是最重要的是在于訓斥的原因要認真進行反思,盡快改正錯誤,這樣使自己在不斷地成長,進步,在“挨罵“中成長。
有人說,“挨罵”就是與上司相處時必須煉就的一種能力,因為每位上司的性格不一樣,他們看待事物的眼光也不盡相同。
但他們都是希望你工作出色,能力強,為他分憂劫解難。
他能找到你犯錯識的地方正好可以顯示出他的偉大與能力,你何不成全他呢?
對上司的批評,多學會忍,就算上司有錯,你也不要當面雄辨,“忍一進,風平浪靜,退一步海闊天空?!?/p>
忘記“挨罵”的尷尬不只是職場的一種策略,更是一種能力,同時也是一種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