質量的對象是不斷移動的“靶子”,那么質量戰略規劃所關注的也是移動的“靶子”。內外部環境的變化要求企業不斷地滿足甚至超越客戶需求,聚焦組織的核心過程,通過持續改善活動,把組織的戰略層面和操作層面有機結合起來,提高組織的整體經營質量和競爭力。
質量戰略規劃內容和步驟:
1.分析組織外部環境,明確客戶價值、競爭程度
通過面談、市場調查、競爭數據分析及客戶滿意度調查與分析,獲得企業在市場的地位和競爭差距。
2.分析組織內部條件,明確組織的核心能力和制約因素
針對企業能力和經營狀況,審視企業的發展是否符合整體核心價值觀,明確需要關注的關鍵領域和核心矛盾。
3.明確企業的關鍵領域和核心矛盾
在確定的關鍵領域上明確需要改進的項目,而改進的內容圍繞著標準化、持續改進性和創新改進。
4.確定改善的方向和改善項目
選擇的項目不一定是沖著改善財務指標,但是能夠對企業關鍵的意識形態、組織形式、習慣等關系未來發展產生重要的、突破性影響的,有“舉一反三”甚至是“敲山震虎”作用的項目,通過內部立項、評審、實施、再評價、推廣等步驟可執行下去的。每年的項目不宜過多,會分散企業的精力、人力和財力,一般不要超過五項。
5.規劃組織的質量戰略
基于研究和分析結果,識別企業少數關鍵性的重大改善目標和項目上,通過書面形式明確其影響企業未來發展的關鍵問題的解決路徑和方法。
6.實施組織的質量戰略
其中高層領導和參與是質量戰略落地的重要保障,同時必需的資源和激勵措施也是落地保障。
7.管理層質量戰略實施效果評價
遵循PDCA原則和最高領導參與原則,對年度、季度和月度進行項目評價,確保整個質量戰略實施過程的有效控制、管理及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