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意義不同
1、環境影響評價:通過對環境質量現狀定量判定和預測某項人類活動對環境質量的影響,為控制環境污染、制定環境規劃、促進國土整治和資源開發利用等提供科學依據。
2、環境質量評價:建立在環境監測技術、污染物擴散規律、環境質量對人體健康影響、自然界自凈能力等基礎上發展而來的一門科學技術,其功能包括判斷功能、預測功能、選擇功能和導向功能。
二、內容不同
1、環境影響評價:環境影響評價的基本內容包括:建設方案的具體內容,建設地點的環境本底狀況,項目建成實施后可能對環境產生的影響和損害,防止這些影響和損害的對策措施及其經濟技術論證。
2、環境質量評價:比較全面的城市區域環境質量評價,應包括對污染源、環境質量和環境效應三部分的評價,并在此基礎上作出環境質量綜合評價,提出環境污染綜合防治方案,為環境污染治理、環境規劃制定和環境管理提供參考。
擴展資料:
環境影響評價的技術原則:
1、與擬議規劃或擬建項目的特點相結合;
2、符合國家的產業政策、環保政策和法規;
3、符合流域、區域功能區劃、生態保護規劃和城市發展總體規劃,布局合理;
4、符合清潔生產的原則;
5、符合國家有關生物化學、生物多樣性等生態保護的法規和政策;
6、符合國家資源綜合利用的政策:
7、符合國家土地利用的政策。
環境影響評價,是指對規劃和建設項目實施后可能造成的環境影響進行分析、預測和評估,提出預防或者減輕不良環境影響的對策和措施,進行跟蹤監測的方法與制度。
環境質量評價是通過了解環境質量的過去、現在和將來發展趨勢及其變化規律,制定綜合防治措施與方案;可以了解和掌握影響本地區環境質量的主要環境因素、污染因子和主要污染源,從而有針對性地制定改善改善環境質量的污染源治理方案和綜合防治規劃與計劃;可以為制定國家或地方的環境標準、法規、條例細則等提供科學依據;可以進行環境質量的預斷預報,編制新建、改建、擴建和挖潛、革新、改造等工程技術項目的環境影響報告書和防治方案,為選址、設計和生產布局提供科學依據,還可用以總結本地區的環保工作,鑒定防治措施的效果、寫出年度環境質量報告書,進行不同地區間環境質量的比較,交流情報資料,進行全國環境質量統計,促進環??蒲屑夹g的發展以及是否以犧牲水環境質量和人民健康而換取經濟發展高速度的損益分析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