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廣告,正在成為線下廣告的王者。
● 什么時候更容易出現創業紅利期?
● 什么樣的線下廣告,更有效?
經常有人說新潮傳媒是價格殺手,但我想說的是,新潮傳媒不是價格殺手,新潮傳媒一直想用創新的技術,幫助客戶把梯媒(電梯媒體)的傳播成本降低70%,今天我就用這個主題跟大家匯報新潮傳媒這幾年的發展。
2014年,我們開始在電梯里做第一個電梯視頻的時候,那是在成都。我還記得我們去買了一個能180度旋轉的電腦,直接把它放在電梯的門上,我們想如果電梯門上有一個大屏幕能看視頻,效果一定好。
于是我們到處去找這個屏,但是沒有找到,最后還是專門找人花了200萬開模具才能批量生產。
2015年,我們進入重慶市場,開始異地擴張,當時覺得成為西南地區第一的電梯媒體平臺就行了,但是后來拿到了融資,覺得這生意不錯,便開始擴張。
2016年,進軍北京、上海、廣州、深圳4個一線城市。
2017年,獲得顧家、毆普等上市公司的投資,開始進軍全國100個城市,那年我們站穩了全國梯媒第二。
2018年,獲得百度和58同城的戰略投資,成為中國獨角獸第65名。
2019年,獲得京東和政府資金的戰略投資,入選胡潤全球獨角獸224位。
2020年,入選《胡潤中國500強民營企業》第468位,同時入選《中國品牌500強》第425位。
這就是新潮傳媒這幾年的發展。
新潮傳媒是梯媒行業的創新者,每個行業遭遇技術變革的時候,都會帶來創業的紅利期,就像今天的4000多億美元市值的特斯拉,一年就賣幾十萬部車。但是奔馳賣幾百萬輛車,大概只有500億美元市值。
汽車行業的技術正在由燃油車主導的國際秩序,變為電動車主導的國際秩序,再變為車聯網主導的國際秩序。也就是說,特斯拉未來可以不賣車了,它十幾萬塊錢一臺車的成本,里程是160萬公里,放到街上,自動駕駛和載客。那你在車里面干嘛?
打游戲、看電影、買東西等等,特斯拉完全可以成為流量+交易閉環的空間。所以說,技術讓每個行業都在發生代際的變化,就像今天線下零售被人找貨的電商顛覆了,人找貨的電商正在被貨找人的電商顛覆,顛覆來自視頻帶貨,社交電商和算法推薦技術等等。
今年阿里巴巴的電商市值增長30%左右,但是拼多多、美團的增長都超過了100%。技術導致了變化,電商雙巨頭(京東和天貓)壟斷的格局又重新被打破了。
線下媒體也是一樣,從平面廣告時代(手工時代)到短視頻時代,再到流量時代,線下算法和物聯網技術,會推動線下廣告升級為流量。
1.新技術帶來的三個紅利期
新技術會給每個行業帶來三個紅利期:
第一,風口紅利期,誰做誰賺錢,是藍海。
第二,技術紅利期,除非你的技術領先或者有差異化才能獲勝,是紅海。
第三,管理紅利期,你的成本和效率要領先。別人花300塊錢的事,你200塊錢就能干,別人花三天干的事兒,你兩天就能干完,而且還能賺錢,你就可以慢慢成為巨頭,壟斷獲取利潤。等到行業技術再重新變革的時候,整個行業再來一輪。
以前我們可以做30~50年的企業,但是今天想把企業傳給兒子就很難了,因為摩爾定律會讓每個行業的技術每隔18個月就提升一倍。
2.技術變革催生新物種
5G和物聯網會重新定義每一個行業。就像美團,把一波食客和餐廳數字化聯上網,交給程序員做重新分發,于是最大的餐館出現了;
就像滴滴,把人和出租車數字化并聯上網,交給程序員做重新分發,于是最大的出租車公司出現了;
就像新潮傳媒,把電梯和乘客數字化聯上網,交給程序員做重新分發,于是社區最大的梯媒公司就出現。但我們還要努力,因為我們前面還有一個非常優秀的巨頭。
我們往往會高估兩三年的技術變化,而低估未來10年的技術變革。
今天,我們的很多電梯里都沒有信號,想要做到數字化非常艱難,我們搞了7年,也就完成了60%-70%的數字化,但不管怎樣,整個行業的技術變革是攔不住的。
3.技術變革對媒體的影響
1.0 媒體時代,主要媒體是電視和報紙;
2.0 媒體時代,出現了四大門戶(新浪、網易、搜狐、騰訊)
3.0 媒體時代,四大門戶在移動互聯網出現后逐漸落寞,移動APP興起;
4.0 媒體時代,APP在5G互聯網的時候很有可能大量死亡,5G時代的流量入口可能會變成聲音或人臉。
萬物皆屏、萬屏皆媒、萬媒皆流量入口的時代快要到來了。618賣的最好的電視機,不叫電視機,叫客廳智慧屏,它在重新定義客廳、人和流量的關系。
比如說汽車未來會變成流量+交易閉環的空間,又比如說人每天進出電梯3.75次,我們將會把等電梯、乘電梯那2.5分鐘數字化。
新潮傳媒目標是用10年時間,在10萬個社區布局200萬部新潮電梯智慧屏,覆蓋1億家庭,打造日活3-5億的社區媒體流量平臺。
視頻廣告在最終將會變成王者,就像傳統媒體、報刊輸給電視臺;網絡媒體、圖文輸給了抖音;線下廣告也在發生變化,手工平面廣告正在輸給智能視頻廣告,新潮傳媒的電梯短視頻代表未來的先進生產力。
所以,媒介發展的方向,一般都是從二維的圖文升級為三維的視頻。底層邏輯就是:邊聽邊看,對大腦的刺激更多,效果更好。
1.視頻廣告,更易進入用戶心智
美國科學家有一個研究顯示,人們對廣告91%的記憶來自于視頻。三天之后,視頻廣告還能記住75%,報紙、雜志平面記住35%,廣播只記得15%。
你還記得10年前的報紙雜志廣告嗎?大概一個都記不住,但是你一定記得住“今年過節不收禮”這支視頻廣告。
5G時代,70%的流量來自于視頻,尤其是短視頻。70%的短視頻效果來自于內容創意,我們很多的廣告客戶投放了上千萬的廣告費卻不愿意花20~30萬做廣告片。如果你的廣告片創意不好,廣告費會浪費70%。
分眾傳媒在寫字樓用電梯短視頻搶占用戶心智,新潮傳媒將一模式幫助客戶復制到社區家庭當中去。
據數據顯示,在吸引力、專注力、內容傳遞這三方面,視頻廣告比平面廣告的效果好很多。新潮傳媒的創業方向就是用技術創新,幫助客戶從投電梯的平面廣告時代升級到投電梯的智能視頻時代,我們的目的是幫客戶節約70%的廣告費。
因為小區里一部電梯覆蓋的人群就那么多,比如說在一個小區,兩梯四戶,一般一幢樓約100戶人家。在北上廣深,覆蓋這100戶人家,框架廣告的費用比電梯智能短視頻大概貴3~4倍。
2.電梯媒體,成為引爆品牌的第一渠道
媒介只有集中才有力量,而電梯是人流集中的好地方,不管上班還是回家都會在電梯集中。
兩年時間,這個賽道(電梯媒體)涌入80億資金,電梯短視頻終端從2017年不到20萬,到2019年130萬,兩年增加了6倍,覆蓋的人群從1億增加到3億多,加上生活空間的強制被動視覺,反復傳播對品牌的幫助很大。
第一,產品標準化,集中量大;第二,電梯有封閉、抗干擾等好處。所以近兩年電梯媒體超過了其他的媒體,成為引爆品牌的第一渠道。
2019年流行的10大廣告語,7個都是電梯短視頻打出來的,盡管你很煩這些廣告語,但是記住了。
10年前,更多的品牌是源于電視廣告,因為品牌有一個七次理論,你至少要看到這個廣告七次:
第一次,不知道;第二次,有點印象;第三次,知道這是個新品牌;第四次,有點意思;第五次,有點打動我了;第六次,哪天買來試試;第七次就買了。
為什么以前電視臺成了品牌引爆的渠道?因為電視臺有一個王牌——電視連續劇,你在看劇的時候中間插兩次廣告,一部劇完了你就記住了。
今天一個小區的經度緯度是有的,大數據也知道用戶的行為信息,可以精準推送廣告,但是千人千面的算法推薦,不可能在同一個人的朋友圈、抖音或百度上推同樣的廣告7次,因為這不劃算。同時,如果一直刷到同一個廣告,消費者會覺得你這個算法太low了。
而電梯在社區里是必經的強制空間,每次進去就播放相同的內容,出門、進門半個月下來,看到這個廣告幾十次,品牌就進入用戶心智了。
今天,電視開機率低于20%,父母和小孩很少在客廳里同時看電視,你和你孩子的朋友圈推的廣告不一樣,這使得一家人很難同時看到一則廣告。但他們會一起回家,一起在小區中溜達。所以,社區電梯短視頻,是目前唯一全家都看得到的媒體。
1.社區是一座萬億級金礦
第一,美國70%的消費行為在社區完成,中國不到30%。
第二,在電商平臺購買,70%的人是在家里完成的,電商購買的高峰期是晚上8~10點,家里就是買東西的一個最近的最方便的場所。
第三,離購物越近的媒體越有價值。騰訊有一個大數據調查:76%的80后、90后認為自己是“懶人”,他們不想做飯,不想洗衣,水電費都是在手機上交。未來,越來越多的產品和服務主要靠送上門完成。
2.社區媒體的四大優勢
第一,社區媒體覆蓋的人群多(中國有8.9億人住在社區),男女老少都能看到。
第二,提供家庭購物共同決策場景,決策效率更高。
第三,社區是家庭消費最大的場景,種類多、占比大。
第四,在社區產品看廣告,離消費近,可以在家里買東西,心情輕松更容易購買。
3.電梯短視頻,下一個超級流量平臺
中國到今天為止有700萬部電梯,平均每年城市化率1%,電梯制造商平均每年賣掉72萬個電梯,2024年中國電梯數將會超過1千萬部。
但是到今天為止,新潮和分眾不管是框架還是電梯電視,覆蓋的總電梯數只有130萬,不到20%。
但是今天數字化電梯的成本很高,需要5~6千元/部,但是未來會到降到2~3千元/部,只要有人進電梯的地方,那個電梯就應該有媒體價值,只不過要考量它的性價比夠不夠,是否能賺錢而已。
時間會成為我們的朋友。
4.兩個建議
第一個投放建議:選電梯短視頻。
電梯廣告現在成為了引爆平臺的第一渠道,而電梯廣告分兩類:框架廣告和視頻廣告??蚣軓V告貴3倍,記不??;視頻廣告便宜3倍,記得住。
電梯視頻廣告又分兩類:住宅和寫字樓,寫字樓是分眾傳媒的優勢,住宅是新潮傳媒的優勢。
第二個投放建議:品效結合廣告最有效。
經常有客戶跟我說,我在抖音上買效果廣告就行,你的是品牌廣告,不能帶來價值,也不能衡量效果。但實際上,品牌是最大的免費流量池。
我們發現在電商上買名牌的時候,會直接輸入品牌名,比如用戶想買空調,他會直接輸入美的、格力,直接跳到商家,這個廣告費就很少,如果你是一個不知名的品牌,你會買直通車,買競價排名,流量成本會卡著你的脖子。
聽說1000多萬個淘寶商家,賺錢只有30~40萬個。所以,有品牌的產品,流量成本低容易賺錢;沒有品牌產品,流量成本高不容易賺錢。線上流量是靠競價交易的,最終你的利潤會被競價吃掉。而品牌一旦成功之后,自帶流量。
品牌是企業最大的免費流量池,但不是所有的企業都有資格擁有品牌,你要有品牌勢能才能賣出更多東西。
我們經常把媒體分為幾類,每類媒體都是有基因的。離交易越近的媒體,基因越好,市值越高,比如淘寶、京東、美團都是千億美金的媒體。
離交易越遠的媒體就不那么性感,就像機場、地鐵、電梯廣告,最多就是千億人民幣的公司。新潮盡管作為電梯媒體的創新者,但我們不會太性感,要認命。
對于一個企業產品的銷售,我們既要花錢買流量賣貨,又要花錢建品牌,為以后品牌帶來低成本流量做準備,我建議40%的費用建品牌用,60%的費用買流量效果變現。
新潮傳媒是一家使命愿景驅動的創業公司,我們的使命是用科技為客戶提供更精準、更有效的社區媒體流量,幫助好產品賣進億萬家庭。
我們要做長期主義堅守者,用10年,在10萬個社區布局200萬個電梯智慧屏,覆蓋1億家庭,打造日活3-5億的社區媒體流量平臺,這是我的畢生事業。
我認為,做難而正確的事情,做一件有價值的事情,長期堅持做,等待時間的回報。
謝謝大家!
本站內容均來源自網絡,素材、圖片版權屬于原作者,本站轉載素材僅供大家欣賞和分享,切勿做為商業目的使用。如果侵害了您的合法權益,請您及時與我們,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