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培訓重要嗎?有意義嗎?
這個問題是很多 培訓人& HR 都在思考的,這里,我們換位到 普通職員身上思考一下:
企業培訓的意義
如果我待在一家企業,這家企業沒有任何培訓,一年兩年三年過去了,我的能力還是那個樣子。能力得不到提升,為企業創造不了更多的價值,那么收入一定會原地踏步,我愿意留在這樣的企業嗎?
絕大多數人應該都不愿意留在這樣的企業混日子。
在企業里,團隊需要學習、需要成長、需要精進。所以,企業一定要員工培訓。
傳統培訓的難點
培訓可以使員工的能力快速得到提升,為企業創造更多的價值。企業適時地對員工進行培訓很有必要,培訓要達到理想的效果,必須有科學的安排和有力的措施。
然而,企業傳統培訓的效率越來越低,培訓效果也越來越不盡人意。毫無疑問的是,傳統培訓難以滿足現代企業培訓需求。
傳統培訓成本高,耗費人力物力財力。據統計,組織一場20人的培訓,需要差旅費1萬、講師費1萬、場地費5000、誤工費1萬……,搞得企業和組織者身心俱疲。
傳統的培訓方式意味著“集中”“時間”造成的協調困難,講師時間困難,組織耗時耗力,而且線下培訓對于數據的搜集分析,又要耗費巨大的人力,且效率低,結果評估難。
集中式培訓,為了節約寶貴的時間,往往是講師侃侃而談,大量灌輸,員工被動接受,課堂很熱鬧,員工很迷茫。
企業知識體系的創建離不開高質量的課程,但面臨著內部課程無人做,外部課程選擇難,資源零散沒沉淀,質量標準難辨識的困難。
一次兩次的培訓課程,學員無法完整吸收企業知識,培訓內容無法沉淀,企業復盤沒有實時數據,一步亂,步步亂。
溝通交流式培訓
另一種培訓方式是溝通交流式培訓。
企業培訓不一定非要局限于教室內上課,很多情況下,通過企業內部成員相互之間的溝通交流,也是可以達到很不錯效果的一種形式。而這種培訓形式比較簡單,容易進行且非常節省成本,不足之處就是沒有一個整體的結構性可言,所培訓的內容也會過于松散。
鑒于此種培訓方式,企業要建立良好的交流溝通氛圍,要形成良好的經驗共享、共同成長氛圍,只有良好的員工關系氛圍才能形成良好的相互學習成長氛圍
培訓的變革時代
在過去的十年中,互聯網徹底改變了人們的學習習慣。企業培訓也開始大量采用e-Learning模式。伴隨著新興網絡技術的出現以及未來幾年內90后開始大量涌入職場,企業又開始面臨新一輪培訓方式的變革。
任何企業都需要構建一個開放的學習環境,不斷在組織中引進各種新興的學習模式和學習理念,以滿足員工不斷變化的學習需要,這是網絡時代學習型組織應具備的鮮明特色。
除了傳統的 e-Learning在線學習之外,社會性學習、移動化學習、沉浸式學習以及嵌入式學習都將成為新一代 e-Learning的發展趨勢。
會議式培訓
通過開會進行討論發言的方式進行培訓也是一種可行性較強的方法。這種方法促進員工自主思考,并且給其發言的空間,同時講述者和受訓者之間能夠更大程度去溝通,其效率和收獲都會比較大。
為了培養后備干部,建議每個月留出一次工作例會的時間,讓工作績效優秀的普通員工也可以參加。這樣可以實現,讓優秀員工知道管理者是如何工作的?管理者的工作重心是什么?管理者在工作例會上是怎樣與其他部門進行配合的等等。長期這樣的培訓機制,就能建立一支懂管理的后備干部,一旦他們后期走上管理崗位就很易上手工作。這家企業一直堅持這樣的后備干部培養方式,充足的后備干部幫助企業規模已經提升了好幾個臺階。
培訓需求評估
培訓需求分析是由企業有關人員收集有關組織和個人的各種信息,找出實際工作績效與績效標準之間的差距,從而進一步找出組織及其成員在知識、技術和能力方面的差距,分析產生差距的原因,以確定是否需要培訓、誰需要培訓等 。
培訓項目設計
人力資源培訓項目的設計,需要針對不同的培訓內容以及培訓對象進行針對性的設計。培訓項目主要包括以下基本內容:確定培訓的目的或目標、設計課程、確定教學方法、選擇培訓主體(確定培訓師或選擇外部供應商)、培訓活動的后勤設計、設施管理等。
培訓課程設計
課程設計是培訓項目確定后,將培訓項目落實成為可見的培訓內容,再將課程展現給受訓者之前應該完成的工作。課程的類型通常包括,學科課程、綜合課程、活動課程、核心課程、集群式模塊課程等。培訓課程設計原則:符合現代社會和學習者的需求、符合成人認知規律、系統綜合原則、最優化原則。
培訓師的選擇
培訓師包括內部培訓師和外部培訓師,其中,內部培訓師可以由總經理和部門主管、具備特殊技能的員工、培訓專員等組成,外部培訓資源包括,培訓公司的專業培訓人員、大學、科研院所、職業技術學校、公開研討會和專題訓練會、合作伙伴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