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們需要解決物流活動中具體問題的時候通常會對問題進行拆分。
提出的物流問題可大可小,可以從局部去進行小的改善,也可以先系統化的去構建整體邏輯,然后再看從什么地方入手解決。
用樹狀結構的方法去拆分問題,是一種比較有效且能快速分析問題的方法。我們以一個生產物流問題為例,構建一個問題分析的樹狀邏輯結構。
如在一個物流規劃案例中,企業在進行整個生產體系的精益改善,希望對精益生產線實現準時化配送,并且在原有的基礎上提升物流資源的能力。
對于這個問題,我們以滿足準時生產為目標,在滿足這個目標下再構建最優的資源效率,如面積利用率和人效作為子目標。然后再繼續往下拆分,以下圖結構為例。該方法其它物流場景問題分析也適用。
需求與場景結構示意
1
物料分析
1.1 選出重點需要考慮的物料
將所有產品BOM進行匯總,形成一個完整的BOM
根據規劃需求,建立原則篩選出本次規劃所重點規劃的物料
1.2 物料供應商分析
分析物料供應商的運輸提前期
1.3 確定存儲分類原則
根據需求環境構建物料的分類原則,主要用于存儲布局提高作業效率
2
庫存與庫容分析
2.1 物料日/月出入庫與庫存分析
從數據庫中提取出需要分析物料或物料類型的每日/月出入庫
2.2 倉庫庫容需求分析
在不規整的物料單元分析中,模糊處理每個物料的單位物流量,如按貨位占用統計
2.3 貨位驗證
在現場環境中比對
3
設備分析
3.1 物料存儲方式分析
通過現場觀察,經驗性判斷不同物料的存儲方式
3.2 物料存放容器分析
通過現場觀察,經驗性判斷不同物料的存儲方式
3.3 物料分配存儲設備
出庫量、頻次與庫存分析后,再結合經驗性選擇物料響應的存儲設備,并進行統計
3.4 物料容器分析
出庫量、頻次與庫存分析后,再結合經驗性選擇物料響應的容器,并進行統計
3.5 搬運設備分析
根據設備參數與搬運需求選擇配送設備
3.6 設備清單
精確設備的規格、數量、價格
3.7 設備方案評估
構建評估表
4
布局分析
4.1 現狀布局問題與瓶頸
繪制現狀布局圖并描述存在問題,后續結合仿真模擬說明
4.2 未來布局提升點
繪制未來的布局圖,后續結合仿真模擬說明
5
流程分析
5.1 入庫分析
結合入庫分析部分,構建入庫的作業步驟
5.2 分揀出庫分析
結合分揀出庫分析部分,構建出庫的作業步驟
5.3 配送分析
結合生產需求分析部分,構建配送的作業步驟
6
仿真模擬
6.1 作業過程模擬
作業布局場景構建
過程邏輯構建
生產需求計劃-配送需求與執行-分揀需求計劃與執行-入庫需求計劃與執行,全過程模擬
6.2 人員瓶頸
輸出人員利用率
6.3 設備瓶頸
輸出搬運設備利用率
6.4 通道瓶頸
輸入單位時間通道物流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