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經濟與技術環境的變化,企業的業務模式也在變化,以前以線下模式為主演變為現在的線下與線上融合。而線上的作業隨著抖音、拼多多等新渠道的產生,銷售方式變得更加多樣化,也使得銷售訂單的結構和特征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企業物流體系在應對這些變化時,不管是倉儲還是運輸網絡都面臨著巨大的挑戰,從應該自營還是外包,選擇什么樣的物流供應商或者承運商,到兩種商業模式應該采用兩套物流體系還是一套物流體系的決策等等。這些都屬于比較大的問題,不同企業需要根據自身的特點選用不同的策略,本篇文章中我們先從一些基本特征來分析。
注:本篇文章中,線下2B為品牌商到經銷商,線上2C為品牌商到消費者
一、2B與2C物流模式區別與融合
1.兩種模式的基本特征
2B物流網絡數據
2B的基本特征:
在線下2B模式中,中間環節多,主要結構為:“工廠-NDC-RDC-經銷商-客戶”。在供應鏈中通常是先發生物流再發生終端銷售,其中品牌商與經銷商也存在多種合作模式和商業模式的可能性。庫存、倉儲和運輸的成本高,商流、資金流、信息流鏈條較長,供應鏈整體感知較慢。
2C物流網絡數據
2C的基本特征:
在線上2C模式中,中間環節少,主要結構為:“工廠-快遞倉-客戶”,在供應鏈中可以看成是先發生銷售再發生物流,其中品牌商自營或與電商平臺商構成商業合作。庫存層級少,倉配一體化,商流、資金流、信息流鏈條短,供應鏈感知較快。
二、基本項比較
1.模式比較
從業務模式上看,2B模式下鏈條長,從供應到交付的周期長,物流作業環節多,需要在多節點、多環節下組織物流作業;2C模式下鏈條短,從供應到交付的周期短,物流作業環節少,商業成本低,物流網絡模式相對簡單。
總體上分析,從物流業務組織中最核心的兩個指標,成本和時效看,2C比2B時效更強,交付要求更高,但由于中間成本低,因此留出了更多的費用給物流組織,使得物流商可以以相對高的成本去提高交付能力,由此產生了兩種商業模式下不同的物流網絡組織。
2.訂單環境比較
1)訂單結構
2B每訂單的EQ為2C的1000倍(案例統計)
2B每訂單的EN為2C的3倍(案例統計)
2B的訂單是大批量訂購,而2C的訂單是小批量訂購,某些業務場景下,對比單個訂單中物料數量來看,2B可能達到2C的1000倍,訂貨的種類數為3倍。
在這樣的環境下,兩種模式中倉儲物流的組織產生了很大的區別。2C的環境中訂單量非常大,而單個訂單訂購數量少,同時2C的時效要求高,作業動作頻繁,拆零作業多,對于倉儲內部的作業復雜度自然會更高。
2B訂單少,物料數量大,整進整出,包裝容器的標準化程度更高,倉儲中存儲管理與進出庫管理相對更容易。
從訂單結構給倉儲帶來的影響看,2C的倉儲活動組織的難度大于2B,對倉儲中人員、設施、設備的要求也更高。
2)訂單重量或體積
2B訂單重量為2C的700倍(案例統計)
由于訂單的結構不同,每個訂單的重量也就有較大區別。訂單送達的地址不同,因此,在2C的模式中,每天運輸或配送所覆蓋的范圍和交付節點差別很大,也就對配載以及運輸模式形成了較大差異。
同時每個訂單的交付時效不同,物流網絡中時間窗的約束也不同。那么,總體來看,單位訂單下的物流量在2B和2C兩種不同模式下,產生了非常大差異的流量與流向,同時流動的時間約束不同,再結合到供應鏈環境中,兩種不同的網絡中便產生了不同的截然不同的狀態。
3.費用結構比較
2C單個物料運費為2B的30倍(案例統計)
根據前面的特征,2C倉訂單特征小批量多批次,動作頻次高,交付時效要求高,自然需要的人員也就更多,但由于商業模式簡潔,存儲集中,倉儲在整個供應鏈網絡中的戰略地位上升,品牌商也有更多的費用空間將渠道轉向交付。
從費用結構上,2C的交付模式簡單清晰,也就形成了倉配一體化的模式。在2B和2C兩模式中,2B模式的層級多,商業模式復雜,因此物流服務較難形成一體化運作,而2C模式中,集約化程度高,模式簡潔,物流服務也更容易采用一體化的模式提供服務,在物流費用的結算或者報價上也可以提出一體化服務報價的方式。
4.覆蓋城市比較
2C訂單每天覆蓋的城市為2B的6倍(案例統計)
2C的訂單為小批量訂單,客戶數量多,覆蓋范圍廣。從案例中看,每天訂單需要到達的城市數量上分析,2C為2B的6倍,由此帶來的倉儲的分揀以及運輸的線路規劃的復雜度上和運費價格上都會帶來不同程度的上升。
5.物流服務時效比較
2B有多級管控,對于品牌商來說物資送達經銷商倉庫即可,而經銷商也有一定的庫存,因此,只需要在庫存消耗周期內補貨即可,需要平衡各級倉成本和運輸成本。
而2C的模式中,消費者直接下單,物資從倉庫中直接發貨至消費者,對于時效的要求遠高于2B的模式,由此可見,2C的模式對于物流體系的效率要求非常高,在物流體系建設時,2C模式中所采用的倉儲管理模式、設備配置以及運輸管理和承運商的選擇都是完全不同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