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在發展過程中會遇到各種各樣的物流問題,我們以制造型企業來說,在業務發展或者轉型中可能會遇到生產人效提升與倉儲能力提升的瓶頸問題,產能擴大時面臨整體物流效率降低的問題,業務模式轉型時面臨物流配送效率瓶頸的問題。而這些問題都需要以物流系統的視角,找到問題出現的原因,并提出全局或者局部的解決方法。本文提供物流規劃的系統化解決方法,以供參考。
一、企業物流的痛點舉例
1 人效方面
生產端的人效不斷提升,但倉儲管理的成本上升和業務質量下降;
2 產能擴大方面
工廠擴建時,全廠流量改變后導致物流效率降低;
3 業務轉型方面
精益生產轉型時,物流配送效率成為瓶頸;
二、物流模擬分析方法
1物流場景模擬工具箱
2物流場景模擬輸出
三、倉儲物流規劃方法
1功能定位
通過內外部的環境分析與量化分析,對規劃目標進行功能定位,如存儲型、配送型或者是中轉型等等;
2規劃目標
2.1 提高運作效率
包含倉儲中每個流程的作業效率提升,最后達到倉儲系統整體效率最優;
2.2 降低運作成本
通過診斷與規劃,從倉儲系統的角度降低倉儲的整體運作成本;
2.3 提高作業靈活性
面對不斷變化和波動的外部需求環境,規劃中充分考慮到倉儲靈活性;
2.4 提升服務水平
通過對外部需求的分析,制定一個倉儲系統服務的整體水平;
3
運作流程
3.1 入庫
入庫環節里面還包含了到車卸貨、理貨、上架等流程,基于對每個流程的拆分與數據分析,最終制定出合理的作業方式;
3.2 存儲
倉儲的很大部分空間都是用于存儲作業,存儲環節中包含了貨位分布、存儲方式,盤點方式等內容;
3.3 出庫
出庫環節包含了分揀、復核、打包、裝車等流程,在面向市場的倉儲中,出庫環節比較復雜,按照出庫需求制定合理的出庫方式;
4
優化與設計方向
4.1 作業流程優化
通過診斷與規劃,優化倉儲物流中心的作業流程,比如入庫、分揀、出庫等不合理的作業方式;
4.2 資源配置優化
通過對于倉儲物流中心的定位和詳細設計,對人、設施、設備等資源要素進行優化配置,做到系統性最優;
4.3 管理策略優化
從供應鏈的角度對于倉儲的上游供應商、下游門店/消費者/產線,以及自身的作業管理方式進行優化調整,以讓系統運行更加有效;
5
規劃與設計內容
5.1 功能區布局及面積測算
功能區布局是倉儲物流中心規劃的重點,涉及到整個倉儲面積劃分的問題,需要用系統性的方式進行規劃與設計;
5.2 物流動線設計
倉儲動線的設計是整個倉儲物流中心運行的基礎,合理的動線設計才能讓倉儲系統運轉得更加的有效;
5.3 作業模式設計
作業的模式根據倉儲的需求環境而定,倉儲作業模式的設計包含了從倉儲的整體模式定位,到出入庫、存儲等運作模式的設計;
6
支持層
6.1 操作流程
倉儲規劃需要具有極強的落地性,只有通過SOP的設計和制作才能讓規劃的內容具有可操作性;
6.2 信息化
不管是規劃前的IT系統或者是規劃后需要引入的IT系統都是需要在規劃的基礎上進行功能配置,IT的規劃需要和運作的規劃相匹配;
6.3 設備配置
倉儲設備用于處理倉儲作業中的物流單元,而倉儲設備的選配需要根據倉儲的功能定位,以及倉儲作業中所需要的效率要求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