兼職教師是干部教育培訓中非常重要的師資力量,是特色教育培訓內容的貢獻者、傳播者。
兼職教師面臨有三個比較大的挑戰:其一是“?!?、“兼”時間矛盾;其二工作經驗快速轉化高質量課程;其三學員學習要求越來越高。為幫助兼職教師又好又快的備課、授課,我分享一個極簡課程開發套路——課程開發六步法,分別是挖需求、搭結構、找內容、寫教案、設互動、做課件。
第一部分 挖需求
挖需求,這一步主要是做課程需求分析,并通過需求分析明確教學目標,以便讓課程開發能夠有的放矢。
A 挖掘需求
兼職教師會經常遇到這樣的場景:正在工作狀態,突然接到電話,被邀請要去某地為某班講一個課,然后兼職教師必須迅速的由業務一線轉戰到培訓講堂中(兼職教師的使命所在)。
那么問題來了,上課前,兼職教師是如何確定教學需求呢?
需求分析三步曲:
第一步:初步溝通;第二步:三圈分析;第三步:需求調研。
(1)初步溝通。通過回答:需要我講什么?什么時間講?學員是誰?——這三個問題快速決策:我到底能不能接這個“課”。
(2)三圈分析。確定能夠接這個任務后,再通過三圈分析來進一步確立課程內容范圍。
需求就是期待的水平與現狀之間的落差,需求落差要從委托方、學員、行業背景三個方面進行分析,通過分析委托方、學員和行業背景才能開發組織需求、干部歡迎的課程。委托方代表的組織需求,兼職教師要能清楚回答兩個問題:為何要辦這期培訓?為何要請此人來講?對這兩個問題一定要琢磨清楚。弄清楚這兩個問題,基本上就能完成委托方的交給的任務。
備好一堂課,還需要給學員畫一張畫像,要充分了解學員特征,包括學員人數、年齡、性別、民族等,一定要想清楚學員到底想要什么?學員在方面的痛點有哪些?三圈分析,是一種思辯式分析,是我們根據以往經驗做的一場“思想實驗”。通過個思想實驗,分析出的內容都是培訓需求的假設。即使是需求假設對課程開發也有很好指導意義,許多專業培訓機構都是拿著需求假設在做培訓,效果也不錯。
(3)需求調研。需要調研,使需求更精準,包括可以用問卷、訪談、研討等三種方式。
由于時間精力等問題,兼職教師可能不大好實現,若能做到這一步,離職業講師不遠矣。需求調研一方面驗證第二步的分析,另一方面收集一下看看有沒有其他需求。注意這一步的調研的范圍包括培訓組織方、培訓學員,對組織方進行需求調研更重要。
B 明確目標
有了需求,編寫教學目標就比較簡單,分享一款國外內應用最廣泛的理論模型,《布魯姆教學目標分類學》。美國教育心理學家布魯姆將教學目標分為認知、情感、技能三大領域,即KSA。其中認知領域可以分為六個層次,將學員學習后的結果分為三段:學會知道;學會做到;學會發展。
對于教學目標,我的一個重要的實踐體會:一定要寫來了,才能更好指導你的備課。這個課,是我與一位資深兼職教師老師合作開發的一個關于如何用團隊學習進行科室管理的課程。在課程開發的過程中,就是當我遇到困惑的時候,老法師就會不斷的用一個問題提醒我:我們的課程目標是什么?后來我們反復分析培訓需求和目標,不斷調整課程內容,最后取得不錯的課程效果,后續我們又開發了一天版的課程。
備課過程中,需要不斷提醒自己我們的目標是什么,否則課程會容易失去焦點!
第二部分 搭結構
常見的課堂結構有哪些呢?
WHY-WHAT-HOW 、流程式、要素式、空間式等。
許多課程主體的結構都是一種或多種的組合。WHY-WHAT-HOW:是最符合成人學習者特征的一種模式。第一步用問題情景進行導入,有問題,引出怎么辦呢?第二步,推銷您的道、法、術、器等,第三步如何用詳細闡述,確保藥到病除。重要提示:若是第一步問題確定學員的痛點,學員就會迫不及待的想聽到底怎么做,怎么辦?第二步解釋的要簡明扼要。當然也可以WHAT –WHY- HOW 。這個模型用于公文、報告都沒有問題,對于課程就缺乏了教學引導的藝術,所以在課程中盡量用WHY-WHAT-HOW模式。業務類課程應用比較多的一種形式,搭框架不難,難點在于如何將流程講解生動。
如何快速梳理我們的課程邏輯框架呢?
思維導圖是一種促進思維激發和思維整理的可視化、非線性思維工具??梢詭椭覀兛辞迦?。
第三部分 找內容
有課程框架,接來就是課程內容搜集整理。那么問題來了,我們要講的內容究竟是從哪里來?
第一招 : 搜是大招。
我們都知道,有智商、情商,有沒有人聽說過搜商?搜商其實就是人的搜索能力,也可以稱為信息素養。搜索能力是信息社會生存之道,有人還將這種能力概況為搜商。
搜索,還可以一種教學模式,WEBQUEST,基于搜索的教學模式。目前,主要用于中小學;前兩年我們做了一門上海紅色資源城市定向的設計思想就是WEBQUEST模式, 我們在教室布置好任務,然后學員以小組為單位,利用手機到相關教學點打卡完成任務,比如一大、二大、四大等,小組間有PK,結束后全班交流學習體會。
您用過哪些搜索引擎?這些平臺大家都有用過嗎?大家有誰用過淘寶備過課?
有一句話說的好,在信息社會中,見識比知識更重要。兼職教師要這樣的意識——通過搜索來擴大自己的認知邊界!
第二招:創是絕招
搜索是大招,但有一個BUG,學員也可以拿出手機來搜索,若課程內容都是網上來的,也不太好的,另外,許多內容是搜不到的。怎么辦?
只有創作,自己動手,豐衣足食。用手機可以錄屏、錄制、拍照等,可以做許多素材,通過手機進行微視頻資源建設還需要一個手機支架。
第四部分 編教案
編教案就是編寫我們教學的實施過程。準備的內容整理好后,到底應該怎么講呢?這可能是許多老師,尤其是新任教師的備課痛點,我認為有三個內容需要掌握:一個教學原理框架、一個教學策略步驟和教案呈現形式。
A 五星教學
首先來看五星教學原理,這是由美國教學設計大師、教育技術專家梅瑞尓先生提出來的。
五星教學分別是:聚焦問題,激活舊知,示證新知,應用練習,融會貫通,這五條是層層遞進的關系。五星教學原理在國內培訓領域影響很大,世面上許多關于培訓的書都會提到這個框架。我們搜一下“微信讀書”,就能搜到許多引用、參考過五星教學的書。
B 教學策略設計步驟
原國藥大學的培訓經理張立志老師在他的專著《培訓進化論》一書中,提煉了一個簡單的教學策略步驟,這是一條干貨,回去就可用這個改造自己的課程。
C 教案編寫
這部分的最后一個內容就是教案,直接上案例?;邮浇虒W推薦用這種形式,按照時間序列進行細化教學方案,這個我用的比較多。這適用于講授式教學,這里提示新手或新課一定要寫詳案(講稿)。
第五部分 巧互動
當今時代,學習資源非常的豐富,任何主題都能找到學習資源,教師能掌握的信息不一定有學員多,那么,學員為何聽你講?所以說當下的教學非??简灷蠋煹慕虒W設計能力,好課一定是設計出來的!好課能在學習中營造一種良好的學習場,這種場域的營造只通過教學互動才能形成。
常見的課堂互動方式提問、研討等。提問框架有ORID3W等,課堂研討的組織推薦應用團隊共創。這里給大家分享一點我組織團隊共創的經驗。
團隊共創可以解決的場景:想搞個小組研討,不料主辦方的教室是排排座,并且桌椅還不能移動;好不容易,讓主辦方給做了一個島式教室,學員討論效果也不好,不是鴉雀無聲,就是七嘴八舌。團隊共創,是一種使群體能夠迅速達成共識的研討工具。其操作簡單,高效,教室里只要有墻就可以進行團隊共創。
具體需要準備的物料有便簽貼、大白紙、美紋膠、彩筆是可選項。將大白紙用美紋膠帶貼墻上,不壞墻體;便簽貼發學員,每人約5-8張;然后開始討論。破除排排座教室無法小組研討的絕招在于,個人風暴時可以排排坐的在原位置進行書寫自己的觀點,分類排列時小組成員起身圍站于大白紙(已貼墻上),進行組內交流?!罢玖ⅰ币彩欠浅jP鍵一招,想想為何要站著分享嗎?您有幾種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