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資源的核心貢獻領域有兩個,一是提高老板的勝任力,二是提高員工敬業度。從這個案例看出,該HRD兩方面的工作都做得不算到位,至少是溝通有問題。我們一直秉承的觀點是,哪里有真正的挑戰,哪里就有真正的機會。對于這家企業的HRD來說,具體挑戰體現在以下幾方面:
①企業薪酬水平低于行業平均水準;
②給員工加薪、起碼給優秀人才加薪的事,老板也不愿意;
③老板認為沖著錢來的員工也做不長,不愿意留;
④人力資源一直在做執行層面的事,他們是促成“培訓基地”現象產生的一部分;
廣東省是中國開改革開放之先河的地方,這里的老板給不出市場化的薪資,的確令人費解,但不難理解?!皢T工是沖著錢來的,也做不長”的觀點,既帶有霸氣和自信,也有偏執和老道。很顯然,老板對自己的事業是有信心的,而且對人才的要求也很明確——就是要找那種沖著事業而非工資的人。這種觀點的老道之處在于,研發人員的人品往往是最重要的,能為錢來的人,也會為了錢走,如果核心人員為了錢走了,他帶走就不僅僅是人員流失的問題了,很可能是企業的核心研發成果。
老板的偏執之處在于,老板對人有一種本質的不信任。
員工首先需要在一個充分競爭的市場化環境下表現出自我犧牲精神,并且證明自己的品質和能力足夠勝任,他才有可能留在這里,爭取分享企業的發展紅利(實際上,這只是一廂情愿的看法,老板愿不愿意分享紅利,兩說)。但是薪酬的事從來不應該僅從薪酬本身去考慮,薪酬的高低,實際上代表了一家企業對員工的誠意、尊重和認可。而且這種認知傾向,越是高級的人才,越是明顯。老板可能認為員工的品質有問題,重錢財輕事業,而員工則往往認為企業缺乏尊重和認同。試問一個自認為不被認同的人,怎么可能在企業長久待下去呢?
HRD可以做三件事來改變現狀:第一是提高自己的勝任力,第二是提高老板的勝任力,第三是提高員工滿意度。
第一,提高自己的勝任力
從案例可以看出,HRD基本在做一些執行的工作。他自己也很辛苦。既調研了市場的薪資情況,也嘗試與老板作一些溝通,但是溝通的效果都以失敗告終。暴露出的弱點,第一說服力不夠,第二溝通能力有限。這兩點問題其實是一個,那就是工作沒有做到位。HRD作為一個中層管理者,更多的工作任務是去執行,而執行并非簡單的執行,他必須對企業的狀況有一個深入透徹的了解,在深刻理解了自己的工作任務之后,才能真正做到徹底的執行。
企業需要的人無非一種,就是看重這份事業,能與這份事業,或者說與老板共進退的人。HRD從外面挖人,只能以事業挖人,不能以薪資挖人,HRD招收新人,新人的選拔標準也只能是看重事業而非薪資,他首先得品質好,其次還得勝任工作。當然了,老板所堅守的事業到底是真事業OR偽事業,因為條件不足,我們不便討論,這里交給HRD自己去識別和辨認。但是HRD本身也是一份事業,如果你不能搞懂你所服務的企業的前景,那你肯定也無法說服別人掙脫市場的束縛,鐘情于你,達成你想要的目的。那你自己也不是勝任的。
所有的執行必須是充分理解之后的執行。如果做一件事情你心里還存有疑惑,感到迷茫,說明你沒有把握事情的根本。無論是機械的執行老板的人才戰略,還是自己創新性的解決問題,你必須心里有底。當事人之所以提出這個案例,也從側面透露了某種不勝任狀況。
第二,提高老板的勝任力
領導力的蓋子法則提示,一家企業的發展狀況如何,最大程度上取決于老板的領導力。老板領導力水平的高低,直接決定了企業的戰略走向,也決定了企業高管和基層員工的領導力。從這個角度來講,一個優秀的人力資源從業者,首先應該是一個有大局觀的人,你應該跳開紛繁復雜的日?;顒?,以老板為抓手,促進企業的人才管理活動。
說白了,其實就是要你拿著HRD的工資,思考著跟老板一樣的問題,甚至比老板思考地還要深刻,二者唯一不同的地方在于,你不需要為企業的生死存亡負最后的責任,而你的老板才是那個為你的選擇買單的人。怎么通過有效的溝通,提高他的認識,這是很難的。
第一,你要充分了解企業的具體的情況,比如產品的研發進度,企業的財務狀況,老板過往的用人教訓,員工的晉升通道是否順暢等等(尤其是關鍵崗位的關鍵員工,如果有一批中流砥柱的支撐著企業,就算遇到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的這種狀況,也是小菜一碟)。有的老板是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遇到這種老板,你需要反復地疏導和溝通,最好拿數據來說話。
第二,必須有效溝通,把最有價值的信息及時反饋給老板。比如充分競爭的市場上,不給出有競爭力的薪酬肯定是不行的,企業這種行為代表了不尊重和不認可;比如自己培養的人被挖墻角損失得不僅僅是一個人,他實際上是一個倍數的關系,因為你與競爭對手在人員競爭上“此消彼長”了,你還倒貼了培訓費。
第三,打開老板的“周哈里之窗”。大量數據表明,溝通無效,根本原因無非是不信任,或者訴求點不契合,你可以通過安排1-2個行業內優秀員工與老板交流,讓老板準確把握市場的薪資行情,你也可以通過給老板推薦一些領導力發展的培訓課,讓資深的顧問和老師來替你打開老板沒有打開過的“周哈里之窗”。
第四,幫助老板充分認識80后、90后員工的訴求和特性。從案例可以看出,研發類企業也面臨著新新人類的管理難題,作為60后70后管理者,深入了解不同年齡段員工的同與不同,因材施教也是很有必要的一件事情。員工和企業是一種唇寒齒亡的關系,你單方面要求員工,卻缺乏對員工的基本了解和尊重,這樣子很容易陷入管理沒有基礎的境地。
所到底,對大部分人而言,一萬個美好的未來,不敵一個溫暖的現在,在魚和熊掌可以兼得的情況下,趨利的職業市場人是很容易做出更優選擇的。
第三,提高員工滿意度
實際上,薪酬絕不僅僅是留人的唯一標準,通過塑造良好的企業文化氛圍,通過合理的任務分配,人性化的管理手段,也一樣能夠有效提高員工滿意度,降低員工的流失率。這里提供幾個能有效提高員工滿意度的手段和方法,供大家參考借鑒:
1,不只是告訴你的員工做什么,解釋為什么他們應該做。當你這么做的時候,確保這些原因是好的。并根據員工的表現,給員工提供快速,直接的反饋。如果需要他們改善,幫助他們明白他們需要做什么能做得更好。
2,發現你的員工做的對事情,你要表揚他們。真正去傾聽你的員工要做什么。當他們和你談話的時候,通過聚精會神地傾聽你的員工,表達你真誠的在意他們。
3,問你的員工,“這個月,我能為你做的更好的一件事是什么?”然后告訴他們,這個月他們能為你做得更好的一件事。
4,.在團隊的所有成員中輪流團隊領導力的職務。給所有員工這樣的領導力訓練,給他們希望,以便他們隨時準備來領導。
5,當員工嘗試某件事,又失敗了的時候,不要懲罰員工。相反,要幫助他們學習經驗,這樣會幫助他們下一次可以成功。把你經驗分享給員工。當員工知道他們在工作中做了什么會如何對結果有貢獻,他們會做的更多。
6,交流對你企業的長期愿景。確保這愿景是令人鼓舞的,也是被清晰闡述的。讓你的員工有優越感,你有責任讓你的員工自我感覺良好。
7,總是用尊嚴和尊敬來對待你的員工。就像你自己期望和想要被對待的一樣。
我們相信:金錢可以激勵員工,但他不是唯一的方法。很多時候員工在工作場所只是希望得到應有的公平和尊重。把他們看成真實的人來對待,而不是你的資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