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如今全球市場的復雜性、波動性、不確定性不斷增加,變革和競爭步伐日益加快,企業對戰略分析與執行的需求也愈發迫切。管理會計師在參與和領導戰略分析流程方面具有獨特優勢,但也需要具備戰略思維和戰略分析技能。
要想成為企業值得信賴的戰略顧問和合作伙伴,管理會計師需深入了解企業的基本情況,包括企業的運作方式、企業的主要影響因素或杠桿水平、客戶是誰、客戶的采購習慣、企業所能滿足的客戶需求以及競爭對手的優劣勢。這可以通過以下這些工作來實現:詢問業務運營情況、與會計與財務部門之外的部門建立良好的工作關系、組織員工周會或推進計劃與實際結果(包括財務和非財務指標)的月度審核工作。此外,運用各種工具定期舉行戰略規劃會議與討論,也有助于管理會計師了解、設定、執行和傳達企業的戰略重點。IMA最新發布的管理會計公告(SMA)《戰略分析——實現卓越和可持續績效的方法》,詳細介紹了這些工具。
管理會計專業人士具備了必要的技能和能力后,就可以使用戰略分析在各類領導崗位上創造價值,包括:
協助制定創新和增長戰略;
審查和完善戰略,以創造更大的長期可持續價值;
分析企業或業務單位在競爭生命周期中所處的位置;
向企業內部各部門或董事會傳達戰略;
為CFO的投資者關系報告提供信息;
評估并購機會及風險;
評估企業戰略風險;
為財務部門制定戰略。
戰略分析的工具與框架
優秀的戰略分析師應掌握一系列的戰略工具、方法和框架,來協助企業回答關鍵問題、戰勝挑戰并為當前與未來的發展尋找機遇。而企業內部的日常決策和短期優先事項常常會破壞增長戰略,此外,許多企業對未來發展缺乏一致的愿景。
戰略分析應建立在企業使命、愿景、宗旨和核心價值觀之上,因此企業必須確定自己的使命和核心價值觀。這通常始于運用波特五力分析和戰略風險管理等框架進行外部環境掃描,同時,還需運用SWOT分析(優勢、劣勢、機會、威脅)和回報驅動戰略等工具進行分析。此外,當今企業應不斷尋找創新及市場顛覆機會,這可運用藍海戰略。接下來,讓我們進一步了解這些工具的用途以及管理會計師在運用工具過程中的角色職能。
波特五力分析
此框架由邁克爾·波特提出,有助于進行行業結構分析,識別企業價值主張方面的潛在威脅。其要求企業綜合考慮可能會影響現有或潛在市場吸引力的五種競爭力:新進入者產生的市場威脅、客戶的議價能力、供應商的議價能力、替代品產生的威脅以及行業的競爭強度。
管理會計師可協助確保五力分析與企業戰略密切相關,而不會偏離方向。他們可“摸底”企業內部風險管理活動中信息的可用性和使用情況,確認年度預 算中包含用于降低風險的資源,確定新的或改進的競爭情報方面的需求,引導最高管理層了解企業對穩定可靠的數據流以及能夠創建所需情報的數據分析人才的需求,并與其他職能部門合作來建立和改善競爭情報實踐。
戰略風險管理
作為戰略規劃與戰略管理流程的一部分,戰略風險管理用以評估和管理戰略風險。戰略風險管理有時被稱為企業風險管理(ERM),是識別、評估和管理風險及不確定性(可削弱企業實現其戰略目標的能力)的流程。隨著股東、監管機構、評級機構和其他利益相關者對企業的期望日漸提高,沒有戰略風險管理計劃或者該計劃不完善,將會損害企業為其利益相關者創造和維護價值的能力。
管理會計師可協助領導戰略風險評估,同時還可在制定關鍵風險指標(KRI)方面發揮領導作用。KRI是企業戰略風險管理和績效評價系統的一部分,可能包括制造企業的產品缺陷數量或受傷工人數量。
SWOT分析
SWOT分析通常用于識別企業在面臨威脅情況下取得成功的機會,并明確企業的方向和選擇。在確定外部環境方面的優勢、劣勢、機會和威脅之后,接下來就是將企業優勢與市場機會相匹配,進而保護和發展企業內部優勢(或化劣勢為優勢),以進一步利用市場機會。
管理會計師可通過建立競爭情報的收集和創建流程來為SWOT分析提供支持,確保SWOT分析的客觀性和時效性。他們可運用績效評價技能來比較所在企業與競爭對手,從而確定企業的優劣勢。他們可在管理層會議上提出相左的觀點,不斷質疑管理層對市場的長期假設。最后(可能也是最重要的一點)他們可確保所在企業定期開展SWOT分析,并經常更新這一分析模型,從而能盡早發現市場機遇。
回報驅動戰略(Return Driven Strategy)
對致力于創造長期可持續價值的企業而言,回報驅動戰略為審查、評估和改進企業戰略提供了框架結構。該框架基于對全球高績效企業的廣泛研究,這些企業在遵守其成員和社區的道德規范的同時,獲得了卓越且可持續的投資回報。
管理會計師可運用回報驅動戰略框架來協助企業制定有針對性的增長戰略,審查和評估這些戰略,評估企業規劃與風險,向公司內部各部門以及董事會、投資者傳達企業戰略,評估并購機會以及為財務部門制定戰略。
藍海戰略
作為以開辟全新市場空間為核心的戰略規劃方法,藍海戰略通過重構行業邊 界來創造新的市場空間、釋放潛在需求。企業希望滿足消費者尚未形成或者還在形成過程中的需求,故而需要創造需求;而有效實施藍海戰略的唯一途徑,就是創新和與眾不同。正如藍海戰略的提出者W. Chan Kim和Renee Mauborgne所說:“藍?!卣骶褪巧形撮_發的市場空間、需求創造和高利潤增長的機會?!?/span>
管理會計師可運用藍海戰略協助企業識別和確定新的創新市場空間、利潤較高和較低的產品以及附加值較高和較低產品的成本。他們還可鼓勵與推進藍海戰略方面的頭腦風暴會議。這可能需要轉變思維模式,從財務總監一貫以來“否定”的保守視角轉向更具創新性的思維模式,努力表達“肯定”意見。
影響戰略分析的新因素
多重因素影響著如今企業的戰略制定方式。其中一個重要因素是可持續發展,將可持續發展目標納入企業的戰略計劃,有助于企業戰略與長期價值創造的統一。另一個重要因素是變革的速度,顛覆性因素要么對企業產生負面影響,要么為企業提供價值創造的絕佳機遇。
在戰略分析中,規避短期主義陷阱也很重要。企業需要了解、管理和協調其長期價值驅動因素,以實現可持續的價值創造,這在當今不斷變化的商業環境尤為重要。此外,投資者應了解企業的長期價值創造戰略,從而更有信心地投資企業。
最后,一家企業的文化、組織架構、績效評估和激勵機制會對戰略分析與執行造成極大的影響。大企業可能需要通過激勵和組織變革來培養創業精神,海爾共贏增值表便是其中一個例證。(可參閱Kip Krumwiede、Raef Lawson和Lucy Luo所寫的《海爾共贏增值表》一文,刊發于《戰略財務》2019年2月刊,bit.ly/2UOPlf6)
海爾鼓勵其員工向管理層提出新想法,如果管理層覺得某個想法不錯,那么提出這一想法的員工會組建一個小微企業,并從集團獲得類似于風險投資的資源和資金支持。如果小微企業實現運營目標,項目團隊將獲得部分利潤。為跟蹤小微企業創造的價值,海爾內部使用一張囊括了財務和非財務數據的“共贏增值表”。
實現卓越和可持續的績效
戰略分析的主要目標是在戰略、戰略執行和財務績效之間建立緊密的聯系。CFO和管理會計專業人士可以在創新和戰略分析方面發揮領導作用(可參閱Mark L. Frigo和Darren Snellgrove所寫的“Why Innovation Should Be Every CFO’s Top Priority”一文,刊發于《戰略財務》雜志2016年10月刊,bit.ly/2Qc76B8):
清晰地了解如何通過創新在所在企業創造價值,以更靈活的方式分配資源,并更快地進行創新,協助企業在當今的市場環境中生存發展。
運用管理會計專業人士的財務與商業智慧來提供令人信服的框架,協助所在企業理解戰略分析、創新和執行的重要性。
深入了解業務創新的真正價值驅動因素,并相應地調整資源和資金。
理解真正的價值創造因素并對其進行計量。這并不像聽起來那么容易。不要讓計量過于復雜,但也不要過于簡單,否則可能會引發不恰當行為。成功計量的關鍵在于保持平衡。
運用實時預測分析來發現趨勢和機會,從而更為敏捷。
僅僅知道如何進行戰略分析是不夠的,還需運用適當的工具和框架來為企業創造價值。制定行動計劃來改進企業的戰略分析能力;從本公告中選擇一到兩個工具進行嘗試;循序漸進,可在樹立信心的同時獲得他人的支持。如果工具確實發揮出了作用,那么堅決地給予擁護和支持,因為實施可能會面臨企業內的阻力。獲得了一定的動力后,要努力爭取企業對所用工具的支持,特別是最高管理層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