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時間劃分,培訓與開發可分為新員工培訓、在職培訓/開發、脫產培訓/開發和業余培訓/開發。這種劃分方式強調如何利用時間進行,僅從時間段劃分。還可以根據具體的實施手段,將培訓與開發的方法進一步細分,這種劃分方式更有利于組織做出選擇及實施。本文也將采用這種劃分方式進行介紹和探討。
培訓主要是針對普通員工,開發主要是針對管理人員,在方法上,大多二者可以相互借鑒,但由于實施的對象不同,二者又存在著一些差異。由于培訓與開發的基本目的一致,所以很多方法是通用的,劃分起來也并非如此嚴格。以下介紹各種培訓與開發方法,對其作用將會具體說明。
?。ㄒ唬┲v授法
講授法(Lecture)是人們最熟悉的培訓方法,因為它是學校最基礎、最主要且最重要的教學手段。講授法是由培訓者向受訓者講授知識,是最傳統的培訓方式。
講授法最大的優點就是可以系統地將知識教給員工,只要教材選得恰當、講授主次分明,就可以清晰地傳遞知識。并且可以將大量的知識在短時間內傳授給員工,也可以將深奧難道的理論知識講解清楚。培訓者還可采取提問和討論等方式活躍氛圍,引導受訓者主動思考。
但是,講授法常常被指責為冗長而無實踐的講授,認為僅是系統地講授知識,而沒有提供實踐的機會,導致知識只停留在理論層面。這種批評是值得深思的,過于依賴講授法,確實會讓知識流于形式,而難轉化到實際工作中。同時,培訓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培訓師的影響,如果培訓人的講授索然無味,或是毫無重點的胡侃一通,必將收效甚微。
無論如何,講授法是一種重要的培訓方法,并且其它方法不可取代。但由于它的局限性,應與其它方法配合,方能進一步強化培訓成果。
?。ǘ┌咐椒?/STRONG>
在案例方法(CaseMethod)中,向受訓人提供關于某個問題的書面描述,這個問題可以是現實的,也可以是虛擬的。受訓人根據提供的資料,分析整個問題,并且提出解決方案。受訓人可以通過討論得出方案,也可以自己獨立思考。案例方法并不是要教給受訓人一個“正確”的解決方法,而是培養受訓人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并且提供一些有益的思路。
ChrisArgyris(1980,1986)指出案例方法有五個特點:運用組織的實際問題、盡量讓受訓人陳述看法、對教師的依賴降至最低、教師很少回答“對”或“不對”、教師可創造適當程度的戲劇場面來推進案例研究。從這些特點中可看出,案例方法重在分析一些實際問題,并且盡可能地讓參與者提出方案,教師的作用是引導。
無論案例是真實的或是虛構的,都貼近于現實情況,所以案例分析也就是在模擬解決一個實際問題。這種培訓的好處在于可以大膽地嘗試解決某個問題,而不需承擔風險。因此,可以多次分析案例,在不同的案例中培養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而在現實工作中,不可能有這樣豐富的場景。并且通過相互交流,可以激發靈感、打開思路,從而完善思維模式。
由于案例不存在唯一的正確答案,也沒有評價方案優劣的標準,并且也看不到方案真實的效果,所以很大程度上依賴于培訓人和受訓人自身的素質。在EMBA班里開展一次案例分析,和在焊工班組里開展一次案例分析,那結果肯定完全不同。培訓人能否有效引導,受訓人間能否相互激發,都影響著培訓效果。
?。ㄈ┰诼毰嘤?/STRONG>
在職培訓(OntheJobTraining,OJT)是讓受訓者對熟練員工進行觀察和提問,然后再模仿他們的行為得到學習。在職培訓的基本假設是:員工可以通過觀察和提問得到學習。一個成功的OJT方案應該設定學習目標、列出要學習的知識和技能、設計OJT過程、熟練工人應向受訓者講解、給予受訓人實踐的機會并反饋信息,不然OJT很容易流于形式,而讓受訓者錯失學習機會?!≡诼毰嘤柺且环N有效的培訓方式,很多工作都是通過這種方式學習,幾乎所有的新員工都會接受不同形式的在職培訓。絕大多數工作都難通過書面系統描述,并且很多工作細節也不可能在其它培訓方法中詳盡,而通過在職培訓可以觀察到最真實的工作情境,隨時發現學習點,可以迅速地讓員工掌握新的技巧和熟悉工作環境。這種方法非常省錢,因為培訓者邊干邊教,而受訓者邊干邊學,較少耽誤正常工作。同時,還能及時反饋受訓者的學習情況。 但是,由于熟練員工本身不是專業的培訓師,沒有什么培訓技巧,也不容易抓住關鍵點講授。因而很大程度上靠受訓人自己觀察和提問。對于陌生的工作,受訓人的觀察很難發現一些重要的操作行為,往往只看到了表面現象,而不知其中奧妙。還有一些受訓人由于心理因素或性格原因,不喜歡提問,即使喜歡提問的員工也不一定問到“點”上。所以受訓人的觀察和提問可能收效較慢,而且難于深入。在職培訓最重要的一個缺陷是,很多工作細節無法通過觀察和提問來學習。
?。ㄋ模┙巧缪?/STRONG>
角色扮演(RolePlaying)是在設計的一個接近真實情況的場景中或情景下,指定受訓者扮演特定的角色,借助角色的演練來體驗該角色,從而提高解決該類問題的能力。在特定場景下,受訓者不受任何限制地即興表演,“劇情”隨著參與者的表現而自由轉換,直到培訓者終止或是受訓者感到完成這一任務。表演結果,培訓者和其他參與者都可加以評論,相互商討,從中受益。
受訓者扮演特定角色即興表演,受訓者親身參與,并共同決定著“劇情”發展,因此參與者有極大的興趣投入,并主動從中學習。由于只是扮演,受訓者可嘗試采用不同的態度或不同的性格,看結局有什么樣的變化。角色扮演提供了觀察和感受不同方式處理問題的機會。培訓者和其他受訓者都可對表演給予評價和建議,表演者也可參加到討論中,信息及時反饋,表演者從中認識到處理問題的得失。表演者親身扮演角色,對角色的處境、困難、顧慮、思路都有了切身體會,不管將來會處于這個角色的位置還是其相關位置,都有利于他順利地解決問題。ScottMeyers認為,角色扮演可以訓練人們體察他人情緒的敏感性。在角色扮演中,最突出的特點就是人與人之間的直接交流,這非常有利于培養人際關系方面的技能,因此,在培訓公關人員、銷售人員時常常采用這種方法。角色扮演讓參與者有機會處理工作中可能出現的情況,提供了難得的實踐機會。并且,這種方式非常省錢,幾乎不需要什么物質成本。
培訓者的指導非常重要,如果沒有事先準備好關于學習者可學到什么內容的概括性說明,那參與者在完成表演后很難有進一步提高,也就是說,僅僅是其真實行為的再現,而沒有提高行為的有效性。如果受訓者扮演后得不到應有的反饋,他們常常認為這是浪費時間。由于對角色扮演的認識不夠,一些受訓者會認為只是個游戲,而另一些受訓者則干脆不愿參與,這反令培訓者陷于被動,所以執行起來有一定的困難。如果給受訓者事先的指導較少,可能會導致表演失誤,從而引起尷尬和挫敗感,反而會打擊受訓人今后的工作信心。最后,角色扮演需要的時間較長,每輪表演只能讓較少的人參與,這種培訓方法比較耗時。
?。ㄎ澹┬袨槟7?/STRONG>
行為模仿(BehaviorModeling)是先向受訓者展示正確的行為,再要求他們在模擬環境中扮演角色,根據他們的表現,培訓者不斷地提供反饋,受訓者在反饋的指導下不斷重復工作直至能熟練完成任務。這種培訓方法的基本思路是,受訓人看到任務的執行過程,并在反饋信息下不斷重復實踐,直到熟練完成任務。具體地講,行為模仿有四個步驟:第一,建立模式,向受訓者展示正確的行為,可以通過電影、錄像等現代手段,也可以通過真人扮演;第二,角色扮演,讓每個受訓者扮演其中角色,演習正確的行為;第三,不斷強化,培訓者根據受訓者的表現,給予表揚、建議等反饋,強化受訓者的行為;第四,鼓勵受訓者在將來的工作中采用正確的行為?!⌒袨槟7潞徒巧缪莸南嗨浦幵谟?,都要扮演某個角色,都要表演某些場景。但二者又有著重要區別,角色扮演是在某種場景下自由發揮表演,而行為模仿則要求受訓者必須以正確的行為處理問題,并且一旦出錯就被要求重復演習直至正確。也就是說,行為模仿是告訴了受訓人正確的方法,并要求掌握這種正確方法。 由于與角色扮演比較相似,所以角色扮演的許多優點在此方法中也有體現。一個完全區別于角色扮演的優點是,學習并實踐正確的方式。在這種培訓中,受訓人一開始就清楚什么是正確的處理方式,并在實踐中不斷地模仿正確行為,通過不斷強化后,讓這種行為自然而然地在將來工作中體現。所以行為模仿適用于那些能明確識別正誤的、有規范操作程序的、簡單且程序化的行為。
這種培訓方法最大的缺點就是,從一開始就限制了受訓人的思維。受訓人首先看到了正確的行為方式,潛意識中會努力地向其靠攏,并且也被鼓勵效仿。而事實上,解決一個問題一般有多種方式,可能還存在其它更好的方法,但可能存在的更優方法在一開始就被扼殺。而且,現實情況是復雜的,所教授的正確方法不一定在任何情況下都適用,由于受訓人沒有做過這方面的思考,當發生“非正?!鼻闆r時往往束手無策。
?。┮暵犈嘤?/STRONG>
視聽培訓是利用幻燈、電影、錄像、錄音、電腦等視聽材料進行培訓。這些視聽材料可以調動人的視覺和聽覺,促進學習效果。視聽材料可以到市場上購買,開發出了許多音像資料,并且是專門用于培訓,較專業;也可以自己制作,根據組織的實際情況和具體要求,制作出符合組織需求的音像資料。購買或制作視聽材料時,一定要明確培訓的需求,是需要哪方面的內容、需要什么程度的資料。在播放前,要說明培訓的目的,讓受訓者思路清晰地接受新知,而不是像看電影一樣一帶而過。播放完后,培訓者要進行講解,對其中的難點和重點進行剖析,補充說明??們對某些關鍵問題做進一步的思索。
由于視聽培訓調動了人的多重感觀,易引起受訓人的興趣,印象深刻。視聽材料最大的一個優點,是可以跳過某個片段或是重復某個片段,培訓者可以方便地根據培訓需求進行選擇。對于不重要的內容可以跳過,對于重要的內容不但可以重放,還可對某一細節暫?;蚍糯蟮纫员阌谶M一步詳細了解。作為永久保存的資料,可以重復使用,大大簡化了培訓工作。
視聽材料的出現,提供了培訓師“偷懶”的機會。一些培訓師過于依賴,不管適用與否,都傾于使用。而一些重要的內容不一定出現在視聽材料中,培訓者如不額外講解,會使之遺漏。同時,視聽材料是永久性資料,如不注意更新,一些內容容易過時。視聽材料畢竟是單方面的演示,不能結合現場的氛圍和學習的需要轉變,所以培訓者有責任根據培訓情況進行補充和說明。
?。ㄆ撸╇娔X化指導
電腦化指導(Computer-BasedInstruction,CBI)指使用電腦,通過操練/輔導、游戲、模擬過程或網絡對受訓者進行指導。操練是基于實踐的事實和程序進行提問和回答的演練。電腦先是對一個問題做出解釋,然后提出一系列相關或類似問題讓受訓者解答,電腦再判斷正誤,并給予正確的指導。游戲是對工作中的情形進行描述,由受訓者分析該如何處理。根據受訓者的答案,電腦給出相應的可能結果及反饋信息。電腦模擬訓練讓受訓者操作或維護某個設備,根據電腦顯示的內容,受訓人做出反應,電腦再判斷他的反應是否正確。網絡培訓,培訓課程儲存在網上,各地的受訓人都可利用網絡瀏覽器進入網站接受培訓。
隨著電腦的普及,越來越多的工作依賴電腦,培訓領域也越來越關注如何運用電腦提高培訓質量和數量。運用電腦可以實現交互式培訓,受訓者與電腦直接交流,電腦像老師一樣,可以教授知識、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答問題、指出關鍵點,受訓者則可自由地向電腦提問、反復訓練,而不用有所顧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