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遞中國》以中國民營快遞公司“三通一達”(即申通、圓通、中通、韻達)的發展為脈絡,揭示了這幾家快遞公司如何以超速度沖入“中國快遞第一集團軍”,并創造傳奇的內幕。
浙江桐廬縣歌舞鄉(現并入鐘山鄉)聶騰飛、陳德軍、聶騰云、賴梅松,橫村鎮的喻渭蛟等農民,放棄幾畝薄田,毅然走出深山,以農民特有的質樸、辛勤、執著和智慧,創建了名震四方的“三通一達”,譜寫了21世紀的一個商業傳奇。作品展現了中國民營快遞這個特殊群體迅猛發展的縮影,詮釋了中國新一代農民的夢想和輝煌。他們創造了一種全新的互聯網+快遞運營模式,改變了現代人的生活。
兩位作者創作本書的過程中,采訪了中通董事長賴梅松,申通董事長陳德軍,圓通董事長喻渭蛟,韻達的副董事長陳立英,以及各公司部門主管、分公司總經理、網點經理和普通員工近百人。本書用時兩年精心寫就,創作嚴謹,事跡感人,極具閱讀價值。
作者簡介
朱曉軍:教授、編審、一級作家,在《當代》《中國作家》《北京文學》等報刊發表報告文學、散文約三百萬字,作品多次入選“中國當代文學最新作品排行榜”、“中國年度報告文學年度選”和《中國文學年鑒》,出版長篇報告文學《高官的良心》《一個醫生的救贖》《讓天說話》等11部,先后榮獲魯迅文學獎、新中國六十年優秀中短篇報告文學獎、中國短篇報告文學獎等獎項。
現任教于浙江理工大學,中國作家協會會員、杭州市作協副主席、中國報告文學學會理事、中國紀實文學研究會理事。
楊麗萍:家庭期刊集團副總編輯,浙江工商大學兼職教授、碩士生導師,在報刊發表報告文學、散文近百萬字,曾榮獲北京文學獎等獎項。
目 錄
引言
第一章 沒鞋穿的“赫爾墨斯”
1. 地平線下的起步/1
2. 殺進“黑快遞”/8
3. 融入快遞江湖的第一鏢/16
第二章 天井嶺那條彎彎的山路
1. 藍眼睛的老史與黑眼睛的老賴/23
2.第一桶金/33
3. 歌舞鄉三股東/42
第三章 “李鬼”與“李逵”的周旋
1. “黑快遞”,那就是過街鼠/51
2. 被“圍剿”的日子/62
3. 3800元錢找回的尊嚴/68
4. 放不下的那棵樹/74
媒體評論
這個題材非常好!這不僅體現了中國農民的夢,也是浙江創業的典型,是浙江精神的體現。這個表現形式非常有意義,這樣的作品非常好?!袊骷覅f會副主席何建明
這部作品很有意義,對我們的青年創業者很有啟發,每一個創業者都應該讀一讀,每一個立志做出一番事業的人都應該讀一讀?!讹L云人物報》總編輯郝新
在線試讀部分章節
第一章 沒鞋穿的“赫爾墨斯”
1. 地平線下的起步
2002年5月8日,上海。
外灘海關的大鐘敲響9下,普善路290號的鞭炮就“噼里啪啦”地響了起來。這地方的交通極為便利,吸支煙就可以步行到上?;疖囌?,去上海長途汽車總站也只有三四百米的樣子。想想就知道這地方肯定是熙熙攘攘,去趕車的,去接站的,賣水果飲料的,開餐館旅店的,特別熱鬧。
硝煙若霧漸然散去,一塊牌子——“中通快遞”出現了。
早在幾個月前,小道消息像秋風掃落葉般刮遍長三角的快遞江湖——有個做木材生意的大老板要注資2000萬元做快遞了。那些還蹬著自行車在街頭亂竄的小快遞公司感受到了寒意。投資2000萬元做快遞絕對是大手筆,在此之前還沒聽說哪位老板有如此魄力。
沒有花籃,沒有剪彩的領導,沒有同行恭賀,也沒有記者攝像和采訪的開業儀式,有點自娛自樂的味道?!爸型爝f”這塊牌子注定是不會引人注目的。在上海灘這地方不知有多少家公司隨著黃浦江面的朝陽升起而誕生,不知有多少家公司隨著夕陽西下而倒閉,猶如黃浦江的浪,一浪接一浪打過去,有幾人留意哪些浪花出現,哪些浪花消失?何況快遞公司已多如牛毛,不要說這種在百十來平方米簡陋院落、數家公司像罐頭里的沙丁魚似的擠在一起的小公司,即便是“南有順豐,北有宅急送,東有申通”之美譽的申通,在國外巨鯨、國內大鱷逐鹿的上海灘上又算得了什么?充其量不過一尾小魚,像中通這樣新成立的公司只能算是魚苗,甚至魚卵。
歷史往往是不以人們的意志為轉移的,有時被認為具有劃時代意義的時刻,卻被歲月輕而易舉地就抹去沖掉,連一絲一縷的痕跡都沒留下;有時我們沒有在意,歷史卻提示這是偉大的時刻,時代在那里出現拐點,發生了上行。
這一刻,在中國快遞史上有著重要意義,隨著中通快遞的成立,“三通一達”全部出線。它不僅改變了中國民營快遞的格局,而且發展速度在中國快遞界也是首屈一指的。
--誠摯地感謝您的關注與支持,以上內容來源于網絡或會員發布,本網站本著大家相互學習,無盈利目的,如有需要請到正規渠道購買書籍。如有內容涉及版權請告知我們立即刪除,對此我們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