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出門前給愛人一個親吻,每周為自己做一桌豐盛的大餐,幫同事慶祝一次生日,陪父母參觀一次升旗儀式,定期給朋友打個問候電話……生活中的儀式感,無處不在,只是我們漸漸忽視、淡忘了。
儀式感是把本來單調普通的事情,變得不一樣,并對此懷有敬畏心理。無聊的生活中,平淡是常態,你總要找到一種新的方式,讓自己度過無趣的日子。
你既可以享受美好的一切,也可以坦然面對糟糕的一切。你得意時不會忘形,失意時也不會潦倒。你知道,無論境況如何,生活都必須莊重。儀式感,會讓你在平凡又瑣碎的日子里,找到詩意的生活,找到繼續前進的微光,找到不愿將就的勇氣。
作者簡介
李思圓,青年作家,十點讀書人氣作者。文筆有溫度,有力量,文風清新自然,樸實真摯。經歷過太多發燒、發狂的故事之后才明白,不管處于何種境地,都要擁有儀式感,活出最真實的自己。
目 錄
NO.1 讓每一個普通的日子,都變得有趣和值得紀念
002?/?世上有多少重要的事,想著想著就算了
007?/?磨蹭著,磨蹭著,時間就這么過去了
012?/?什么才是真正有儀式感的生活
017?/?有你的早安和晚安,我從不感到孤單
021?/?你所有的問題都只是因為懶
026?/?輸了心態,你拿什么去拼
030?/?什么才是真正的品質生活
034?/?動起來,生活會有趣很多
038?/?除了你自己,別妄想有人能負責你的人生
042?/?下班后的生活,決定了你的一生
047?/?你所謂的努力,只是把準備當成了開始
NO.2 為每一個自己重視的瞬間,選擇一個獨特的儀式
前 言
我們為什么需要儀式感
當你打開這本書時,我又認識了一位新朋友,一位跟我一樣需要儀式感的朋友。
也許有人會問:生活中的儀式感究竟是什么?也許有人會問:這樣的儀式感究竟有沒有必要?也許還有人說:我不知道什么是儀式感,但我覺得這對我來說,很重要……
那么,生活中的儀式感體現在哪里呢?
對于親人,你有多久沒給父母打過電話了?你有多久沒夸媽媽煮的飯菜好吃了?你有多久沒陪爸爸聊聊天,談談你的夢想、事業和未來了?
對于朋友,你有多久沒關心過他們最近在干什么,有什么開心或者不開心的事了?你有多久沒跟他們在路邊攤吃烤串,喝冰鎮啤酒,回顧往事了?
媒體評論
八月長安:人總是需要一些儀式的,儀式給人莊重感和宿命感,給人信心。
劉同:每段戀情即將結束時,心里總要走一段有儀式感的回憶路程。
松浦彌太郎:任何事物,都當作重要的朋友接待。對一支圓珠筆、一個包、一本書,都是如此。對自己身邊的東西,都要當作是自己重要的朋友,認真對待。
免費在線讀
給你在乎的人一些儀式感
01
童姐和她老公結婚已經五年了,她每天早上到辦公室的第一件事,就是給老公打個電話報平安。每天中午,她會提醒老公吃午飯。晚上,兩人總是要互道晚安才入睡。
很多人都羨慕童姐,說她和老公都結婚這么久了,還跟剛談戀愛的小情侶一樣膩在一起。童姐說,其實婚后兩個人的感情也沒談戀愛時那么好了,畢竟婚姻與愛情不一樣,婚姻摻雜了太多瑣碎的小事,可正因為兩人有了如一日三餐般的問候,才讓日子過得越來越有味兒,感情也越來越牢靠。
你在乎一個人,總是要通過一些具體的事件表現出來。而生活總是由很多細節組成的,因此,一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問候,也能體現出你的在乎。
在乎一個人,就要給她生活中的儀式感。這樣的儀式感,也許是每逢刮風下雨,提醒對方添衣帶傘;每逢烈日當頭,提醒對方防暑降溫;每逢出差遠行,提醒對方注意安全。
因為在乎一個人,是需要表達出來的。它不僅僅留存在心里,還需要用行動表現出來。每日給在乎的人一些溫馨提醒和暖心話語,你就會發現,彼此的感情似乎變得更濃、更真、更可貴。
02
曉曉無論走到哪兒,吃了什么好吃的,看到了什么新鮮事兒,都會第一時間與男友分享。
有時候,即便只是一朵形狀有些獨特的云彩,她也會第一時間拍下來發給男友看。有時候,即便只是在路邊攤吃到了特別合胃的炸土豆,她也會第一時間打包一份帶給男友。有時候,即便只是看到一些特別的文章,她也會第一時間分享給男友看。
第一時間分享,這真是一件聽起來都特別幸福的事兒。當你第一次發了工資,當你趕上了最后一趟班車,你最愿意第一時間與之分享的人,通常都是你最在乎的人。
在乎一個人,也包括第一時間分享你最不開心的事兒。即使有些小感冒、小風寒,你最愿意被誰關心,那個人,才是你喜歡的人。而那個第一時間得知你消息的人,也會感到自己在你的生命里特別重要。
--誠摯地感謝您的關注與支持,以上內容來源于網絡或會員發布,本網站本著大家相互學習,無盈利目的,如有需要請到正規渠道購買書籍。如有內容涉及版權請告知我們立即刪除,對此我們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