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推薦
1.百萬冊暢銷書《可復制的領導力》系列,樊登博士核心作品。
2. 2個原理,10個維度,19本參照書目清單,49個溝通工具與方法,讓每個人都能成為高效溝通者。
3. 知識結構化,多學科支撐,層層探明溝通機理,讓你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內容場景化,覆蓋了90%溝通中常見的問題,讓每個人都能即學即用,成為高效溝通者。
4. 同名課程451萬播放量,一批一批的學員在學習了“可復制的溝通力”課程后,從沒有信心、害羞、張口結舌,到侃侃而談、平和自在、換位思考。
內容簡介
樊登老師認為,溝通的技巧和修自行車的手藝一樣,是要學習的。光學還不夠,還要練習才行。
溝通的目的是尊重與合作,而非輸贏。作為中央電視臺前主持人、“樊登讀書”App“言值”擔當,樊登老師在本書中提煉出溝通的兩大原理,梳理了溝通的十個維度,系統闡述了提升溝通力的方法與技巧。
本書有兩大亮點:一是知識結構化,多學科支撐,層層探明溝通機理,讓你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二是內容場景化,覆蓋了90%溝通中常見的問題,讓每個人都能即學即用,成為高效溝通者。
作者簡介
樊登
“樊登讀書”創始人
畢業于西安交通大學,北京師范大學博士。
1999年國際大專辯論賽冠軍。
曾在中央電視臺主持《實話實說》《12演播室》《三星智力快車》等節目。
2013年從北京交通大學辭去教職,創辦“樊登讀書會”;2018年,“樊登讀書會”正式更名為“樊登讀書”,至今已影響超過4000萬用戶。
橫跨傳媒界、學術界和培訓界,國內領導力和溝通力領域專家,傳授 “可復制系列”核心課程。
目 錄
自序 每個人都能成為高效溝通者 _ VII
第一章 溝通力是可以復制的
如果說人類社會是一張網,那么每個人就是網上的結點,而人與人之間必須有線,才能互相連接,否則這些結點就無法形成網,無法成為組織、成為社會。人與人之間的這根“線”就是溝通。
溝通力為什么如此重要
溝通的目標不是“口服”而是“心服”
信息的準確傳遞與接收
每個人都能學會的溝通力
第二章 溝通的本質是尊重與合作
前 言
每個人都能成為高效溝通者
到了教務處,我說:“老師您好,我們班這位同學去年參加了一門課程的補考,但是現在沒有成績……”教務處的老師說:“哦,這個事我們知道。他沒參加考試,所以沒成績?!蔽艺f:“沒有試卷不能代表一定沒參加考試,有沒有別的可能性呢?”老師說:“考了怎么會沒成績?試卷又不會丟?”我對同學說:“你說說看,補考的時候身邊坐著哪些人?”他報出一串名字。我又對老師說:“老師,我們是咱們學校培養出的學生,您對學生應該有基本的信任。能否聯系一下這門課的老師,看看有沒有別的可能?”老師被說動了,打電話聯系任課老師。
那位老師已經退休了,我們又堅持讓老師來教務處查試卷。最終,發現同學的卷子被夾在中間漏批改了。結束后教務處的老師問我“你是你們班長嗎?為什么這么熱心?”我說:“我不是班長,我只是覺得應該好好溝通一下?!?/span>
免費在線讀
我特別喜歡20 世紀偉大的心理學家卡爾·榮格說過的一句話:“當你的潛意識沒有進入到你的意識的時候,那就是你的命運?!?/p>
人類的思想分為兩部分,一部分為意識,另一部分為潛意識,而潛意識的力量要比意識強大得多,所以要激發潛能,就需要運用潛意識。
那么,我們的潛意識在哪里呢?
在人類的大腦中,有一部分叫作大腦皮層,它是幫助我們學習各種知識的部位;大腦皮層中還包含一個東西,叫作基底核;大腦皮層的前面部分為大腦前庭,也是人類區別于動物最關鍵的部位,負責人類的邏輯、語言以及豐富情感的發展。比如當一個孩童學系鞋帶時,通過觀察發現他的大腦皮層是亮的,這表明他正在通過大腦皮層努力地學習;但當一個成年人系鞋帶時,他的大腦皮層就不會亮,為什么?因為系鞋帶對于成年人來說是一件無須再動腦、隨手就能完成的動作。如果讓你用語言把系鞋帶的動作描述出來,可能很為難你;但用手去做時,你會立刻完成。此時起作用的就是基底核,因為當你完全掌握一項技能或習慣了一件事后,這個意識就會進入你的大腦基底核中,成為你的潛意識,它帶來的直接好處就是節省能量,讓你無須再通過學習和思考就能完成某件事。
同樣的道理,如果你還沒完全學會開車或剛剛拿到駕駛證,你會發現開車是件非常吃力的事;但如果你完全掌握了這種技能,你幾乎無須動腦就能輕松駕車,因為這個技能已進入你的大腦基底核之中。
再回到溝通這件事上,我們在什么時候才會感到深深的恐懼呢?與開車同樣的道理,就是我們無法完全掌控局面的時候,也就是周圍人的想法、說法、做法與我們的預想完全不同的時候。實際上這種恐懼一直都深藏于我們的潛意識之中,這些潛意識可能來自我們童年時期經歷過的一些事情。對于童年時的每個人來說,如果父母告訴我們,他們不愛我們、不要我們了,那意味著什么?意味著死亡。對于一個完全不能掌控自己的原始生命來說,這是件非常令人恐懼的事。只是隨著年齡的增長,我們慢慢學會自立、學會掌控局面,這種恐懼才逐
漸被弱化或隱藏起來。然而一旦外界出現我們不能把控的局面,這種恐懼就會從潛意識中被激發出來,從而控制你的行為。
所以,在與人溝通之前,我們必須從根源上探尋自己內心對于恐懼的反應,這樣才能弄清楚我們為什么會把別人與自己的合作看得那么重要。
--誠摯地感謝您的關注與支持,以上內容來源于網絡或會員發布,本網站本著大家相互學習,無盈利目的,如有需要請到正規渠道購買書籍。如有內容涉及版權請告知我們立即刪除,對此我們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