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爾菲法是在20世紀40年代由O赫爾姆和N達爾克首創,經過TJ戈爾登和蘭德公司進一步發展而成的。德爾菲這一名稱起源于古希臘有關太陽神阿波羅的神話。傳說中阿波羅具有預見未來的能力。因此,這種預測方法被命名為德爾菲法。1946年,蘭德公司首次用這種方法用來進行預測,后來該方法被迅速廣泛采用。 德爾菲依據系統的程序,采用匿名發表意見的方式,即專家之間不得互相討論,不發生橫向聯系,只能與調查人員發生關系,通過多輪次調查專家對問卷所提問題的看法,經過反復征詢、歸納、修改,最后匯總成專家基本一致的看法,作為預測的結果。這種方法具有廣泛的代表性,較為可靠。 德爾菲的具體實施步驟如下 (1) 組成專家小組。按照課題所需要的知識范圍,確定專家。專家人數的多少,可根據預測課題的大小和涉及面的寬窄而定,一般不超過20人。 (2) 向所有專家提出所要預測的問題及有關要求,并附上有關這個問題的所有背景材料,同時請專家提出還需要什么材料。然后,由專家做書面答復。 (3) 各個專家根據他們所收到的材料,提出自己的預測意見,并說明自己是怎樣利用這些材料并提出預測值的。 (4) 將各位專家第一次判斷意見匯總,列成圖表,進行對比,再分發給各位專家,讓專家比較自己同他人的不同意見,修改自己的意見和判斷。也可以把各位專家的意見加以整理,或請身份更高的其他專家加緊評論,然后把這些意見再分送給各位專家,以便他們參考后修改自己的意見。 (5) 將所有專家的修改意見收集起來,匯總,再次分發給各位專家,以便做第二次修改。逐輪收集意見并為專家反饋信息是德爾菲法的主要環節。收集意見和信息反饋一般要經過三、四輪,在向專家進行反饋的時候,只給出各種意見,但并不說明發表各種意見的專家的具體姓名。這一過程重復進行,直到每一個專家不再改變自己的意見為止。 (6) 對專家的意見進行綜合處理。 如果書刊經銷商采用德爾菲法對某一專著銷售量進行預測。該經銷商首先選擇若干書店經理、書評家、讀者、編審、銷售代表和海外公司經理組成專家小組。將該專著和一些相應的背景材料發給各位專家,要求大家給出專著最低銷售量、最可能銷售量和最高銷售量三個數字,同時說明自己作出判斷的主要理由。將專家們的意見收集起來,歸納整理后返回給各位專家,然后要求專家們參考他人的意見對自己的預測重新考慮。從表1中我們可以看出,專家們完成第一次預測并得到第一次預測的匯總結果以后書店經理B外,其他專家在第二次預測中都做了不同程度的修正。重復進行,在第三次預測中,大多數專家又一次修改了自己的看法。第四次預測時,所有專家都不再修改自己的意見(不中沒有列出)。因此,專家意見收集過程在第四次以后停止,最終結果為最低銷售量26萬冊,最高銷售量60萬冊日子可能銷售量46萬冊。 | |||||||||||||||||||||||||||||||||||||||||||||||||||||||||||||||||||||||||||||||||||||||||||||||||||||||||||||||||||||||||||||||||||||||||||||||||||||||||||||||||||||||||||||||||||||||||||||||||||||||||||||||||||||||||||||||||||||||||||||||||||||||||||||||||||||||||||||||||||||||||||||||||||||
| |||||||||||||||||||||||||||||||||||||||||||||||||||||||||||||||||||||||||||||||||||||||||||||||||||||||||||||||||||||||||||||||||||||||||||||||||||||||||||||||||||||||||||||||||||||||||||||||||||||||||||||||||||||||||||||||||||||||||||||||||||||||||||||||||||||||||||||||||||||||||||||||||||||
德爾菲法作顯一種主觀、定性的方法,不僅可以用于預測領域,而且可以廣泛應用于各種評價指標體系的建立和具體指標的確定過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