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疫情之下,企業學習與人才發展研究院發起調研并沉淀為《新冠肺炎疫情時期企業培訓落地趨勢調研報告》(以下簡稱《報告》),這項調研覆蓋全國近20多個省及直轄市,涉及30多個細分行業,其數據為企業培訓部門在特殊時期更好地開展工作、支持一線業務帶來了珍貴的理論參考。
疫情之下,各行業不同程度受損
根據《報告》來看,在行業層面,20多個大的行業中受影響最大的行業分別是制造、地產、金融、醫療、教育、快銷和餐飲等;在部門層面,銷售、生產、市場、培訓及人力資源部門受到的影響非常大;在崗位層面,銷售崗位依然排在第一位,其次是生產、客服,以及職能崗位,其中快銷零售行業的銷售崗位是所有企業和行業中受影響程度最大的,其次是汽車、金融和服裝服飾。
那么面對疫情,企業都采取了怎樣的應對機制?
首先是辦公方式的變化,遠程辦公成為多數企業的首選;其次,快銷、零售、金融、餐飲等行業選擇了抓住機會,升級營銷渠道,將線下交易升級為線上交易;旅游和石油化工行業更偏向去提升組織能力,做好人才培養;服裝服飾和文化體育類企業更偏向于尋找新的業務突破口,改變傳統的業務模式及方向,他們在這里看到更多的是機遇。
培訓行業的應對表現
這次疫情對培訓行業產生最直接的影響體現在:線下培訓無法集中,從而影響培訓計劃的正常實施。中長期來看會導致人才供給和培訓輸出的矛盾異常突出。在具體工作的開展上,線下培訓暫被線上培訓所取代的企業占比較大;大部分的企業會選擇借此修煉內功,增加培訓力度。
在這樣的形勢下,對已有學習平臺的企業來說,整個培訓內容以及線上課程資源有限是最大難題。對于沒有學習平臺的企業,困難在于線下培訓無法實施,在快速轉成線上的學習方式過程中又沒有找到更好的學習平臺和工具,支撐學習內容的快速上線。
1
加大經費投入
在培訓經費的投入上,絕大多數的企業經費不但不會變,而且還會加大力度,以適應當下的需要,有些企業的管理層還會親自來抓疫情時期的培訓落地工作。
2
加強技能型培訓
絕大多數企業,依然會關注關鍵崗位的能力提升,尤其是技能型培訓和實操型培訓。同時在疫情背景下,業績改善及績效提升的培訓,也會成為企業培訓的實施重點。
3
線上化改造
有40%的被調研者會根據企業的上級領導,以及上級單位的指示,去做相應培訓計劃的調整;
還有一部分企業,更多面臨的是如何將原有的線下面對面的培訓,迅速進行線上化的改造。
快速去改造公司的產品,將業務知識變成線上課,快速的引進在線課程,充實在線課程資源成為企業即將開展的應對關鍵措施。
已經有學習平臺的企業,會去增加學習帳號,引進多維度的直播培訓工具,以保證培訓效果。
培訓內容傾向新能力培養
關鍵崗位人才培養課程依然是很多企業所關注的;
內訓師培養的課程成為這個階段企業重點關注的內容;
在線營銷課程開始受到企業親睞;
新員工培訓課程依然排名比較靠前;
如資源流量課程、新媒體運營課程、電商課程等內容將成為企業未來支撐業務的利器,這些是培訓從業人員未來應當去關注的。
企業在培訓落地層面需要的外部支持
首先,占比近60%的企業希望能夠提供基本能力素質類線上課,比如自我管理、心態調整的課程,同時他們希望能夠提供數字化學習轉型的整體解決方案,幫助企業人才培養模式完成線上化轉型。
第二,希望外部協助將原有的線下培訓項目升級為線上訓練營;第三,希望提供疫情進展權威的應對措施和專題課程,以及直播培訓的方案和工具指導。
通過以上分析可以看到:
第一,從行業來看,疫情下,普遍的企業業務都會受到重創,業務模式的升級將會成為企業在新階段里的新課題;
第二,從培訓上看,幾乎所有的企業都將面臨著原有培訓實施計劃的線上化改造;
第三,從關注的崗位上來講,企業培訓關注的崗位越來越聚焦他們的關鍵崗位,尤其是跟業務相關的;
第四,在業務的投入上,企業培訓業務以及培訓經費,沒有因為疫情的影響而減弱,反而會引起企業的增加或者更加重視。
第五,從培訓內容上看,關鍵能力依然備受關注,但是疫情的影響將會催生出新能力培養的需求。如線上營銷的能力、私域的運營能力等等。
針對這些問題, 企業學習與人才發展研究院建議:
第一,培訓部門在做業務設計的時候,設計圍繞業務績效提升的體系,將成為培訓部門在未來業務開展的關鍵;
第二,課程體系的構建上,要求我們從知識的生產、知識的使用、知識的迭代與管理等多維度去構建在線的學習知識體系。
第三,培訓部門未來在數字化學習運營方面,將從單一的學習平臺的運營向多元化的學習運營去同步進行。
第四,企業培訓轉型方面,培訓部門的負責人要做好傳統線下培訓的線上化;同時,要構建整體的在線學習體系。
第五,培訓內容的強化上,培訓部門的負責人要更加關注我們所在行業,結合本次疫情中受影響的程度,去關注我們內容的構建。
未來企業學習與發展的整體趨勢
觀點分享:高松
中國行動學習研究中心主任
華東理工大學教授
數字化轉型升級的四個方向
當下疫情給我們帶來的最直接的變化是迅速的在線化,我認為這雖然對于長期趨勢是利好,但也要有一些冷思考。
如果在線化太過匆忙,你未必能夠取得良好的效果。因為線上內容的呈現和線下是完全不一致的,數字化線上教育是非常復雜的,它是需要精心構劃的。那么我們怎樣利用疫情的契機,真正實現企業學習數字化的轉型和升級?
1. 明晰企業數字化學習戰略。
企業學習負責人應當深入思考并明確以下問題:
企業數字化學習是如何賦能企業戰略與業務的?
企業數字化學習的服務對象是誰?為企業創造的根本價值是什么?
主要應用的場景有哪些?
企業數字化學習的發展目標與階段是什么?
學習平臺應具備哪些的功能?
在線學習內容如何持續產出?
如何實現有效的在線化運營?
企業學習培訓部門應當具備的數字化能力是什么?
總體來看,企業數字化學習的發展方向是由軟變硬,從單純的線上課堂、知識信息傳遞,向直接支撐業務績效,取得可見的商業成果升級。
2. 從經驗萃取向新知創造轉變
在企業數字化學習的應用過程當中,企業數字化內容的建設是最大難點。我認為未來數字化學習內容的建設應當主題化、動態化與面向未來,從經驗萃取向新知創造轉變。
這就需要識別企業戰略業務關鍵主題與任務,打破組織邊界,圍繞主題跨域共創,實現創新突破。并在試錯與迭代中驗證新知。不斷產出聚焦企業關鍵戰略問題解決的知識產品。從而構建出支撐戰略業務主題數字化知識內容體系。
3. 線上和線下學習一體化
目前,許多企業已經開展混合式學習項目以及翻轉課堂的實踐,取得了一定成果。
然而,大部分項目還是線上線下兩張皮,并沒有形成真正的一體化。問題出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線上線下定位與分工不明確。有些項目在線上安排微課學習,在線下還是以課堂學習為主。并沒有充分發揮二者的優劣勢。事實上,線上學習的特點是能夠突破空間時間界限,成本低、速度快,適合知識信息的傳播與分享;而線下學習比較重,適合問題共創,體驗學習以及態度改變類的學習。
二是線上線下內容沒有有機結合。有些項目的確線上安排知識課程,線下基于業務問題進行共創。但是,仔細觀察發現,線上課程所傳遞的知識工具與業務問題匹配度不高,學員學習線上課程后,在線下共創工作坊中,依然無法打開固化思維,實現創新突破。
三是線上線下沒有形成知識閉環。線上知識是單向傳輸,線下共創結果質量不高,也沒有得到實踐驗證。線上線下只有形成知識閉環才能產生實效,為組織創造價值。線上知識分享,線下問題共創、實踐驗證與新知萃取,形成新的在線知識產品上線,在組織內部迅速傳播推廣,創造績效。
4. 從學習管理到學習賦能。
企業培訓學習部門應當從學習的管理者轉向學習的賦能者。企業學習賦能者應當扮演企業學習生態的園丁,組織學習資源、建立學習機制、構建學習平臺,讓員工根據自己的需要,實現個性化與主動的學習。
支持業務落地要避免四個坑
所謂支撐業務和績效的學習,其目標就是支撐業務和績效,它不是領導力和能力發展導向的,這是非常重要的一個定義。真正支持業務落地性的學習,很美,但是很難。要避免四個坑:
第一,定義業務問題是真問題還是假問題,要抓真問題;
第二,共創的時候不能用簡單的引導工具,要有真正的專家介入,知識和工具相結合。
第三,落地的時候,不要運動式,要敏捷迭代。
第四,在運營的時候,要回歸本體,作為服務者,學習專家的角色,而不是主要負責人的角色。
貝殼找房的培訓落地經驗
觀點分享:李智
貝殼找房培訓總監
找準定位,快速迭代
面對疫情對企業學習的影響,我們的企業也在快速應對。貝殼找房的核心要求是,在危和機并存的情況下,怎么樣去塑造我們線上化的能力。目前,我們的整個學習量是爆增的狀態,學習平臺每天有8-10萬人次登陸,每天學時達五六十萬分鐘,為了滿足這樣的學習需求,我們有以下兩點經驗:
第一,要找準定位,根據業務訴求進行賦能;
第二,要有快速迭代和響應的能力,與第一線的業務部門時常聯動,快速迭代優質資源,同時借助考試驅動,幫助大家很好地學習業務,掌握業務,修煉內功。
沉淀內容,考核驅動
在內容構建層面,怎樣在短平快的時間內打造出高效且對一線有價值的知識?
第一,作為培訓部門負責人,自身要具備相應的專業能力,要清楚好的內容的標準。貝殼對于線上課有五個方面要求:開課前的問題導向;課程中的核心方法論和工具;有互動環節;有總結環節;有促進應用的環節。明確目標后,所有課程的產出都按標準來認證,審核。
第二,在開發內容過程中,保持線上線下的一體化,同時有業務專家和HRBP的支持;
第三,在線上運營的過程中,考核各個部門HRBP的使用覆蓋率,最終保證在緊急時刻,有較強的推動力、執行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