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個采購人員,尤其是手里有一定決策權的采購,經常會有供應商在周末或者節假日打個電話“喝喝茶聊聊天”,品位差點的去“KK歌泡泡腳”。在一些重要的節日,采購人員可能會收到價值不菲的禮品甚至是現金。
這是一個嚴肅的話題,在采購圈也很少有人公開討論。那么,作為采購,該如何面對?供應商給的“好處”到底該不該拿?
首先,你得分清商務禮儀和商業賄賂的區別。一般來說,能放臺面上的屬于商務禮儀,比如很多供應商定制的帶有logo的禮品,也有企業(尤其是外資企業)會規定一定金額價值以下的(比如200元)的禮品為商務禮品,其他一概是賄賂。
作為采購,有一點需要明確的是:不要相信對方是為了感激你所以送禮給你。送禮給你有且只有一個原因:可以利用你賺錢。采購在拿好處之前,尤其是涉嫌商業賄賂的好處,很多決定是你決定的,拿了好處之后,主動權往往掌握在供應商手里,供應商說不準哪天就會把你賣了。
關于后果:拿錢超過一定金額并造成惡劣影響的,基本都被開除了,嚴重的甚至判刑了。那些被開除的,基本都只能另謀新職,或者被迫轉行了。對年輕人來講,職場根基還不穩,接下來很難在業內立足,而對于有一定知名度和影響力的中高層,你能想象人到中年被開除,然后整個行業都知道是什么結果嗎?
在這個領域,很多人往往經不住誘惑而接受一些,這點是人性的弱點,如果收受賄賂了,不管是不是潛規則,被發現以后,必定影響在公司的前途。采購這個職業,不斷向上走的,基本都是很清廉的。
未來,采購會朝著專業化、公開化、透明化的方向發展,三級審批權限,降低采購人員工作量,提高采購工作效率,公開尋源、詢價、采購、招標,杜絕采購黑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