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能力不稱職的管理者,可能有三條出路:第一條出路是申請退職,把位子讓給能干的人;第二條出路是讓一位能干的人來協助自己工作;第三條出路是任用兩個水平比自己更低的人當助手。假如是你,你會選擇哪一條出路呢?
第一條出路,肯定是不會選擇的,因為那樣你會失去權力、地位、高薪;第二條出路,你往往也不會選擇,因為找個能干的人輔助你,這個能干的人可能成為你的對手,很可能把你擠下位子;看來只有選擇第三條出路了。
當你選擇第三條出路時,你就有幾個平庸的助手幫你分擔工作,你可以高高在上發號施令,絲毫不用擔心他們成為你的競爭對手。無能的下屬作為第一級別的管理者,他們也有你的那種心理,也會選擇比自己差的人當下屬。以此類推,就形成了一個機構臃腫、人浮于事、效率低下的領導體系。這就是著名的“帕金森定律”。
從“帕金森定律”中我們可以發現:人性的弱點之一是害怕被別人超越、被別人取代,無法容忍別人超過自己,因此,即便自己無法勝任工作,需要找幫手,也不愿意找一個能力強于自己的人,而更愿意找一個比自己差的人,這樣自己才有優越感,才有自信心,才有安全感。
事實上,在企業管理中,很多管理者都有這種自私,狹隘的心理,真正能做到容人之長,任用比自己強的下屬的領導者少之又少。當一個領導者不在乎下屬超越自己,不擔心下屬取代自己,大膽地任用強于自己的下屬時,這家企業才有有希望,才能進一步做大做強。
真正優秀的管理者,敢于并善于使用比自己強的人,他們始終相信,自己選擇的下屬,都是比自己強的人。他們有廣博的胸襟足以容納優秀的下屬,這就是他們能夠把企業做大做強的關鍵因素之一。
作為一個領導,永遠不要跟下屬比技能,下屬肯定比你強;如果不比你強,說明你用錯人了。第一,要比眼光:比他看得遠,第二,要比胸懷:男人的胸懷是委屈撐大的,要能容人所不容;第三,要比實力:抗失敗的能力比他強。一個優秀的領導人的素質就是比眼光、胸懷和實力。
管理中最重要的是永遠相信下面的人比你強。所謂的“比你強”,當然是指在某些方面下屬比你強,尤其是在專業領域,在執行力上比你強。這樣一來,你就可以借助比你強的下屬,毫不費力地達成企業目標。
下君之策盡己之力,中君之策盡人之力,上君之策盡人之智。英明的領導者總是善于利用下屬的聰明才智來完成團隊的目標,這是一種健康的心態,是一種博大的胸懷,是一種非凡的氣度。
所以,領導者完全沒必要擔心下屬的能力超過自己,會危及自己的地位和威望。下屬之所以是下屬,正是因為他在某些方面比你強,否則,如果下屬能做的事情,你自己都能做,你還需要這樣的下屬嗎?可見,下屬的到來是“補強”你的團隊的,而不是來取代你的。作為領導者,你要做的就是帶領一幫優秀的下屬,實現更高的團隊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