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培訓工作越來越受到企業的關注和重視。
在日本,教育訓練是企業管理最重要的工具之一。
松下幸之助說:制造產品前先制造人,一個天才的企業家總是不失時機地將員工的培養和訓練提上重要的議事日程。
在中國,培訓工作的重要性也越來越被企業所認識。
海爾的觀點是:如果一個企業天天只盯著一個有形的產品,只看財務報表的數字,而忽視對人教育和感化,忽視對人積極性和創造性的調動,忽視人性方面上的東西,那么企業永遠是長遠不了的。
今天,要分享的是一個常見場景——培訓管理崗如何組織一場有效的企業內訓課。
1.需求調研
這里先幫培訓管理崗小白厘清一個概念,需求調研有2種:
一種是培訓計劃調研,是為了明確一個時期內要組織什么樣的課程或培訓項目,產出的年度/季度培訓計劃;
一種是課程需求調研,是為了確認具體某一個課程的內容需求和效果需求,產出的是課程(廣義的課程是一個課程包,包括教材、課件、練習材料、考核材料等。而狹義的一般就是指PPT課件,加個考核試題)。
在本文,強調的是內訓課的需求調研。
需求即問題、即痛點,但要綜合考慮三個方面的因素來調研,來明確需求。他們分別是:
一是企業的需求。他關注的不是開了幾堂課,培訓了幾個人,甚至不是花了多少錢,而是通過一個課程或者一個培訓項目,業績有沒有明顯的提升?!岸?/span>HR”的,則會關注人才梯隊的建設,可以產出多少關鍵崗位的人才,可以縮短多少培養人才的時間等。
二是用人部門的需求。他關注的也不是學員的培訓出勤、考核成績,而是這個人經過培訓,態度有沒有變積極、正面,業務能力有沒有提升。當然,也有些部門負責人“異想天開”——培訓了,業績怎么沒有提高???
三是學員的需求。他關注的是通過培訓能否解答自己的一些疑問,能否提高自己的技能。順帶的,通過一系列的培訓,看有沒有機會獲得更好的崗位和收入。
能否識別企業的需求,關鍵在于培訓管理崗自身的水平,一般來說一個培訓經理比培訓專員要更容易識別企業的需求。
而用人部門的需求,則可以通過跟部門負責人溝通,以及對業務問題的觀察來獲得。
學員的需求,很多人喜歡用問卷。個人覺得可能直接找幾個有代表性的同事聊一聊可能更具體、深入,需要找培訓對象聊,也需要找培訓對象的直接上級、上下游崗位的同事等。對于知識類的需求,那就更簡單了,直接先來個理論考試,看看分數就知道情況了。
2.課程開發
需求確認了,接下來就需要對癥下藥——進入課程開發階段。
課程的開發,一般包括一次開發、二次開發、外部引進三種。一次開發即新開發一門課程或系列課;二次開發則是在原來課程的基礎上迭代或完善;外部引進則是采購外部課程。
這里我們主要講一次開發。
對于企業來說,誰來開發課程需要明確。
大型的企業,可能分工很細,有專門的課程開發崗位;而小型的企業,分工沒那么細,則一般把任務交給企業內訓師。企業內訓師開發課程,其實好處很多,它可以保證需求調研、課程開發與設計、課程講授和演練的一致性,減少一些溝通成本。但是它也存在一些明顯的缺陷,就是未經過訓練的企業內訓師,其開發課程的能力比較弱,開發的時間成本很高,效果還不能保證。這時,培訓管理崗需要給予其必要的指導,提供一些開發方法和工具。
比方說,我定期給公司內部的干部、內訓師(兼職)做《快速課程開發與PPT設計》的培訓,幫助他們提高課程開發和做課件的能力。
我也會給他們一些“套路”、“方法”、“工具”,讓他們在做課程開發時變得更輕松,比方說提供一個課程大綱模板。
培訓管理崗一定要關注和監控課程開發這個關鍵環節,因為對于企業內訓課而言,一個課程的效果到底有多大,往往取決于內訓師的準備,特別是課程開發的準備,所以培訓管理崗一定要組織課程審核。
3. 組織過程控制
培訓通知
有經驗的培訓管理崗知道,前期培訓調研和課程開發很重要,但組織過程的控制同樣需要關心、細心,否則容易出現翻車現象。
擬一個課程通知,也能體現你的專業性。5W2H在你的通知里要得到體現:
課題是什么?有哪些內容?
對象是誰?講師是誰?
為什么組織?
什么時候開課?
在哪里開課?
課程形式是什么?純講授,還是純現場演練,還是綜合各種?
評估與考核要求是怎么樣?
這些都要在通知里體現,一個都不能漏。
點檢清單
組織一個課程看似簡單,實則很繁瑣,有很多細節的東西很容易遺漏。最好的對應辦法就是做一個清單,將所有要準備的事項羅列上去,在準備時一個個對照點檢確認。我自己以及我的下屬都曾經遇到過各種突發狀況——投影開不了、音響沒聲音、話筒沒電、投影筆不見了、白板筆沒水了、簽到表沒帶……如此種種,尷尬至極。
上面的準備還只是限于企業內部組織的場景,如果場地放在企業外部,那需要聯絡和準備的東西會更多,場地、課桌布局、設備、茶水……就是會議組織管理的內容都要掌握。
課中控制
培訓管理崗往往需要擔當主持人的角色,一個好的開場可以調動起學員的注意力和興趣,可以提高講師的關注度,可以很好導入課題,所以培訓管理崗要提前熟悉講師的課程內容,也需要具備一定的主持能力。
除此之外,培訓管理崗往往還需要配合講師開展授課、處理課中出現的異常情況、拍攝課程照片和視頻等。
課后升華
雖然一個課程的效果,主要受講師的準備音響。但是在組織層面,還是會有很多文章可做,能夠幫助升華課程效果。除了課程實施組織的井井有條外,還包括組織考核(沒有考核的培訓一般效果一般,考核與學分掛鉤,與結業證書掛鉤更棒)、課后的宣傳與推廣(通過公眾號、內部群,發文章、視頻,既是營造學習氛圍,也是提高培訓影響力的策略。這里一定要注意時效性,最晚在課后一天內要發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