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經過長期的發展與驗證,人力資源管理已有一套基本框架和體系,比如:企業文化體系針對的是“如何調動積極性”;培訓系統、領導力和素質模型針對的是如何培養人;績效管理和目標管理幫助員工認識到“如何做正確的事”;業務流程再造系統可以幫助管理者“剔除不必要的活動”等等。在這一領域,之前有過人力資本、人力資源的投入產出、人力資源效率、人力資源會計、人力資源審計等概念,從12年開始,“人力資源效能”這個名詞得到了越來越多的關注,本文將就其重要性、本質以及如何提升進行討論。
人力資源效能的重要性
首先,中國的經濟增長方式轉變的大背景要求人力資源效能的提升。社會經濟已經從積累量轉變成為提升質,因此必須依靠高素質人才。隨著人口老齡化加速,“人口紅利”轉向“人才紅利”迫在眉睫。而高素質人才的成本必然不低,企業應對勞動力成本加速上升的唯一解決途徑就是提高人力資源的效能。
其次,人力資源的效能是企業競爭的主要內容。過去的市場經濟背景下,依靠粗放的人才投入與市場機遇,企業能夠發展起來的現象已不可復制,現代企業需要提升管理水平,奠定監事的管理基礎,只有這樣才能充分發揮人才資源的作用,以繼續保持優勢。未來,提高人力資源效能將是人力資源工作的一個主要發展方向。從事務性管理想戰略性人力資源工作轉變,為企業創造價值。
人力資源效能的本質
人力資源效能這個概念的意義到底是什么?它應當是一套可衡量的指標體系。通過縱向的,與過去企業自身相比;橫向的,與行業中其他企業相比,來發現自己企業存在的問題與不足。
這一套指標應當包括兩個方面的考量:一是人力資源效率,二是人力資源效益。
人力資源效率
人力資源效率的最核心就是提高勞動生產率,提高單位產出量。
人力資源效益
人力資源在有效率的同時還要有效益,這就要求人力資本增加值的提升,提升員工的價值創造能力,從而提升人力資本的回報率和對企業發展的貢獻率。
這就要求企業自身提高人力資源的運營效率與配置效率,提高人工單位投入產出比。激發員工潛能,加大人力資本投入以提升員工的價值創造能力,從而真正提升企業的內在競爭力。
如何提升?
人力資源效能提升首先要求經營管理水平的提升,只有管理者把組織的經營管理做到位,人力資源效能自然就提升了。解決“讓員工有價值的工作”難題,需要管理者做到以下三點:
首先,讓員工明確做事的目標,使之能按照事情輕重緩急、的次序做事。
其次,領導也要懂得分工、授權,采用有效的工具和方法,設定時間節點和評價體系,提升管理技能。
最后,管理者不僅要有好的業績也要能培養人才,建立宏觀的管控體系,從而推動有效決策;企業也需對高管進行有效的激勵和約束,從而建立一個效能管理的閉環,使人力資源效能得到可持續的提升。